婴幼儿静脉输液外渗XX市儿童医院刘琳主要内容:•一、概念•二、法律法规•三、概述•四、外渗后的对症处理•五、药物外渗的预防一、概念•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的药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二、法律法规我国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属于四级医疗事故。三、概述•儿科留置针的种类及特点•婴幼儿的皮肤及静脉特点•常用防外渗药物•儿科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儿科留置针的种类直针带延长管留置针安全型留置针中等长度留置针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儿科留置针的特点•钢针:•1.操作简单,容易穿刺,价格便宜。•2.活动受限,高渗漏率,不能保留。•3.重复穿刺,易引起纠纷。•留置针:•1.保护血管,不易外渗。•2.减轻患儿痛苦,感觉舒适。婴幼儿皮肤、静脉的特点•皮肤面积相对较大,从皮孔蒸发的汗液时成人的2倍。•皮肤角质层较成人薄,防止有害物入侵发热能力弱。•皮肤水分多,约占体内水分的13%,而成人只占7%。•皮肤偏于碱性,而成人的呈酸性。细菌恰恰怕的是酸性,故婴儿皮肤容易遭受到细菌的感染。•血管直径细、脆弱、弹性差。常用防外渗药物•1、血管收缩药:多巴胺、间羟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去甲肾上腺素。•2、血管刺激性药物:10%葡萄糖酸钙、氯化钙、氯化钾、浓氯化钠。•3、高渗性药物:20%甘露醇、50%葡萄糖、脂肪乳剂、复方氨基酸、碳酸氢钠。•4、化疗药物:阿霉素、顺铂、奥沙利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长春碱类、氮芥、丝裂霉素、柔红霉素等。5、抗生素:强力霉素、氧哌秦、新青Ⅱ、万古霉素、夫西地酸钠。•6、强碱类药物:苯妥英钠、硫苯妥钠。儿科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静脉炎:是指静脉壁内膜的炎症,是一种进行性的并发症。静脉炎的分类:1、化学性静脉炎2、机械性静脉炎3、细菌性静脉炎儿科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静脉炎的分级:•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1英寸,有脓液流出。儿科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渗出:是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儿科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渗出的分级:0级没有症状。1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1英寸,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在1~6英寸之间,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3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大于6英寸,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4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凹陷性水肿,皮肤变色、有淤伤、肿胀,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大于6英寸,循环障碍,中等到重等程度疼痛,任何容量的血制品、刺激性、腐蚀性液体的渗出。儿科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外渗损伤发生的时间•药物外渗的组织损伤的发生有时间差异,同种药物外渗后的局部反应的时间不一•可能与渗漏液的剂量、浓度、部位、个体差异有关。•外渗损伤性溃疡一般在3~10天内发生儿科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外渗皮肤损害分期•Ⅰ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局部皮肤、红润、肿胀、发热、刺痛、无水疱和坏死。•Ⅱ期静脉炎性反应期、局部皮下组织出血或水疱形成、水疱破溃组织苍白形成浅表溃疡。•Ⅲ期组织坏死期、局部皮肤变性坏死黑痂或深部溃疡肌腱、血管、神经外露或伴感染。儿科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药物外渗局部临床表现•血管活性药数分钟至2-3h局部红肿或苍白或红白相间呈条纹状,刺痛、烧灼痛,约8-10h变性坏死。•化疗药当即或数分钟内刺痛感,根据毒性不同数分钟至数小时变性坏死,局部红润、苍白灰白继之黑红、紫黑、黑痂形成或继发感染。•渗透压高的药物开始肿胀、疼痛、红润约8-12h呈灰白色或皮下出血,2-3天呈暗紫色、黑色。四、外渗后的对症处理•液体外渗立即采取的处理措施•根据药物性质采取措施•液体外渗伤口的处理液体外渗立即采取的处理措施•1、外渗液体为普通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