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救创伤急救医学教研室郑小罕前言我国每年创伤人数约1000万人次,创伤死亡数10万,伤残人数约100万,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人民币。创伤救治现状1、观念陈旧,设备老化救治队伍不稳定,水平不高指挥协调能力较差2、急救网络不健全救治半径多数>5公里,救治时间多数>15分钟国外:救治半径≤5公里,救治时间5~8分钟国内:救治半径<7公里,救治时间15~16分钟3、第一目击者多无救治能力有些医务人员急救水平不高创伤评估标准不统一或不熟悉轻、重、缓、急难区分,抢救程序不规范4、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不符合现代创伤①“首诊负责制”、“多科会诊”的方式不适应创伤急救(多发伤)②急诊科全面开展创伤救治模式只在少数医院执行,未普及。③各专科只注重本专科疾病,整体观念不强,造成以“疾病为中心”的弊端。总论Introduction概念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致的、动力作用造成的组织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致伤因子:机械性外力机理:动力性作用结果:组织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一、分类:1.按致伤原因分:锐器--刺伤、切割伤;钝器--挫伤、挤压伤切线动力---擦伤、撕裂伤;切伤和砍伤;剌伤;火器伤;冲击伤;烧伤;冻伤;化学伤;放射伤2.按损伤部位分:颅脑损伤、胸部伤、腹部伤、脊柱、肢体伤等。分类:3.按损伤后皮肤是否完整分:闭合性损伤—挫伤、扭伤、震荡伤、关节脱位等;开放性损伤—擦伤、裂伤、剌伤等。4.与体腔是否相通而分:穿透伤和非穿透伤5.按伤情分:轻伤、中度伤、重度伤。6.其他:法医学创伤评分法开放损伤vs闭合损伤擦伤撕裂伤切割伤刺伤开放骨折挫伤挤压伤扭伤振荡伤闭合伤关节脱位/半脱位闭合骨折闭合性内脏损伤二、临床表现和特点:1、疼痛2、出血3、肿胀4、畸形5、功能障碍6、昏迷7、生命征改变三、创伤的病理改变1、应激反应体温、神经内分泌变化、代谢、免疫等变化2、创伤性炎症充血、水肿、渗出3、抗氧自由基损伤四、创伤的修复过程四、创伤的修复过程1、纤维蛋白充填2、细胞增生3、组织塑形五、创伤的主要并发症1、感染2、休克3、水、电解质、酸碱失衡4、脂肪栓塞5、器官组织功能不全6、挤压综合征六、创伤的愈合1、Ⅰ期愈合(原发愈合),以细胞修复为主。2、Ⅱ期愈合(疤痕愈合),以纤维组织为主。七、影响愈合的因素1、感染2、异物存留3、血流障碍4、局部制动因素5、全身因素:营养、免疫力下降、使用激素等创伤的处理急救:一般处理:伤口处理:目的是挽救生命,常用的技术有复苏、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详见后述)体位和局部制动、软组织损伤的处理、防治感染、营养支持、维持体液平衡、对症处理。清洁伤口直接缝合后可一期愈合污染伤口可采用清创术处理(见后述)感染伤口须经过换药后达到二期愈合1、急救1).复苏2).通气3).止血4).包扎5).固定6).搬运2、进一步救治1).判断伤情2).呼吸支持3).循环支持4).镇静止痛和心理治疗5).防治感染6).密切观察7).支持治疗3、急救程序1).把握生命体征,观察伤部,迅速评估伤情2).对生命体征的重要改变迅速作出反应3).重点询问受伤史,分析受伤情况,仔细体格检查4).实施各种诊断性穿刺或安排必要的辅助检查5).进行确定性治疗4、批量伤员的救治:重要是分清轻重伤5、闭合性损伤的救治6、开放性创伤的处理:擦伤,表浅的小刺伤和小切割伤,可用非手术治疗。其它的开放性创伤均需手术处理。3、急救程序4、创伤的急救—首要步骤:ABCsA:维持气道与颈椎保护视、听、感:异物,面、颌骨骨折,气管、喉骨折(chinlift,jawthrust)颅脑外伤昏迷假设复合伤、昏迷患者、锁骨以上钝器伤患者存在颈椎损伤。(颈椎保护)4、创伤的急救—首要步骤:ABCsB:呼吸与通气支持通过视、触、叩、听发现:张力性气胸、连枷胸、肺挫伤、大量血胸、开放性气胸。注意:张力性气胸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频速,正压通气使病情加重。昏迷的患者气管插管-正压通气会导致气胸。4、创伤的急救—首要步骤:ABCsC:循环与止血失血是创伤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脉搏止血:活动性外出血采用局部加压包扎止血,尽量不用止血带、止血钳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