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心血管外科围术期应用专家共识解读国家心脏病中心阜外医院SICU张永辉背景IABP仍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械循环辅助装置美国每年约70,000植入IABP,至今超过1百万例调查研究显示IABP临床的应用各医疗机构差异显著:适应症选择应用时机辅助效果IABP应用的缺乏循证医学指导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心血管外科围术期应用专家委员会适应症共识1:高危患者CABG术前预防植入IABPⅡaA高危患者:左主干病变广泛弥漫冠状动脉病变二次手术EF<30%二尖瓣返流、室间隔穿孔血流动力学不平稳获益:降低AKI发生率降低低心排发生率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减少ICU滞留时间降低死亡率适应症共识2:药物治疗无效的低心排考虑植入IABP,尤其是缺血导致的低心排。IC减少儿茶酚胺类药物的心肌损伤减少心脏做功、心脏充分休息辅助心脏做功,满足外周灌注,减少MODS心室机械辅助装置植入前后的辅助心脏移植的过渡增加冠脉流量:舒张压增加30%~70%缩短左心室等容收缩期,降低心肌氧耗降低后负荷:收缩压峰值降低5%~15%降低前负荷:降低LV舒张末压和容积10%~15%增加心排0.5~1.0L/min,10%~20%,最高30%适应症共识3:在体外循环手术术中停机失败后一次以上,考虑植入IABPIC缺血导致的停机困难其它原因效果差共识4:对于除了单独CABG手术以外的心脏手术使用IABP辅助循环获益有限ⅡbB手术类型和IABP置入时间影响预后其它类型手术死亡率高2倍术前应用降低心血管事件适应症共识5:围术期右心衰药物治疗无效IABP辅助可以获益ⅡbB右冠收缩期舒张期双期供血对右心缺血改善有限能够稳定右心衰血流动力学通过改善左心室功能,室间隔运动帮助右室适应症共识6:有IABP植入的适应症,尽早植入。ⅠCIABP临床适应症降低冠心病患者围术期死亡率(14.5%vs5.3)和MACE事件(29%vs6.6%)缓解心绞痛症状、降低ST抬高幅度、预防心动过速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稳定血流动力学室间隔穿孔:增加MAP,CO,降低右室压、PAWP心脏移植或其它机械辅助的过渡术前术中术后43.351.45.317.630.747.7置入率克利夫兰阜外医院术前术中术后12.617.547.76.840.952.7死亡率克利夫兰阜外医院禁忌症共识7:重度主动脉瓣反流,主动脉病变:如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主动脉外伤以及重度的主动脉粥样硬化等ⅠC主动脉返流,无法增加根部舒张压,增加冠脉流量有个案报道夹层中应用:慎重确保球囊位于真腔,合适的球囊穿刺部位动脉瘤,远端栓塞并发症共识8:植入IABP前,有条件的单位术前行超声评估双侧股动脉的情况。选择搏动好、病变轻的的一侧植入;对于股动脉病变严重无法置入者选择其它路径植入,选择合适的球囊导管;无鞘植入;高危患者适当抗凝。IC肢体缺血是最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可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甚至截肢高危因素:女性,周围血管病,高龄,糖尿病,吸烟以及高血压等原因:低血容量、低血压股动脉细、狭窄或者血管痉挛血栓或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球囊导管或鞘管直径过大直径5mm的血管8F导管不影响肢体远端血流12.2F6.1F19.9%92.0%并发症共识9:一旦出现肢体缺血的症状,积极处理不能缓解,要立即停止IABP辅助并拔出导管,需要继续辅助的患者选择其他的植入部位。球囊在撤除的过程中,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或者血栓脱落可能引起动脉栓塞,注意在拔出导管后要严密监测下肢血运。IC血管损伤5%~9%,严重并发症小于1%血小板减少小于150,000/mL或下降大于50%原因:机械性损伤或者HIT发生率57.9%不增加出血风险和院内死亡率球囊破裂或者球囊内血栓形成表现:反搏波小时,导管内可见血液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或者钙化斑块发生率小于0.5%植入路径的选择共识10:对于经股动脉植入失败或者对于腹主动脉、动脉、股动脉闭塞或者上述部位手术者可以选择其他部位植入。ⅡaB发生率:1.9%~6.2%升主动脉、锁骨下动脉或者腋动脉与股动脉相比不增加并发症经腋动脉或锁骨下动脉,利于康复训练和转运植入后管理-抗凝关于抗凝管理常规抗凝无证据支持抗凝出血的并发症多于缺血无抗凝不增加肢体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