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仿制药技术审评的发展动向--药品审评中心陈震上海-2011.11.17VIP免费

中国仿制药技术审评的发展动向--药品审评中心陈震上海-2011.11.17_第1页
1/31
中国仿制药技术审评的发展动向--药品审评中心陈震上海-2011.11.17_第2页
2/31
中国仿制药技术审评的发展动向--药品审评中心陈震上海-2011.11.17_第3页
3/31
中国仿制药技术审评的发展动向药品审评中心陈震上海2011.11.17中国仿制药技术审评的发展动向药品审评中心陈震上海2011.11.17探讨话题仿制药的审评策略仿制药的CTD格式申报仿制药的优先审评审批机制背景:对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的认识我国医药产品的供需关系已发生根本性改变,药品的可获得性已非主要矛盾公众、国家、资本对药品高度关注,对行业的创新能力、质量保障能力有更高的期待研发投入大幅度增加,研发水平在不断提高,新药创制开始起步,仿制药国际化也逐成趋势---宏观体制、政策法规、市场和社会环境等对行业发展的引导和推动背景:药品审评需要根据环境变化做出变革药品审评一方面着眼于推动国家药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着眼于推动在仿制中创新,使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非专利药快速、高质量地实现国产化、规模化生产仿制药的研发和注册审评已经步入必须率先与国际接轨的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强化研发和审评的系统性、科学性,提升行业的质量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调整仿制药的审评策略,关注可及性(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推进国际化探讨话题-1仿制药的审评策略仿制药的研发特点仿制药的研发是在对被仿产品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处方、工艺开发实现仿制药的质量特性和原研产品一致,并通过质量对比以及生物等效性研究等予以证实活性成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但制剂因素可能改变其生物利用度,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产生影响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为仿制药处方工艺的确定提供关键的支持性数据仿制药临床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制剂因素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影响制剂的处方、工艺对药物的体内行为不产生影响(例如普通注射剂):一般无需开展生物等效性研究等人体试验制剂的处方、工艺可能对药物的体内行为产生影响(例如固体口服制剂、特殊注射剂等):仅依据体外试验不足以判断仿制药和原研药是否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则需要有人体试验结果的支持仿制药的审批程序“一报一批”“一报两批”仿制药申请注册检验生产现场检查审评审批提交BE资料审评审批提交CMC,BE,标签等一报两批一报一批“一报两批”模式下仿制药的审评策略在临床申请阶段,处方工艺的筛选是基于体外试验,关键的生物等效性数据尚未获得,处方工艺及过程控制要求尚未最终确定,并非审评的重点阶段在生产申请阶段,已获取全部所需研发数据,是审评的重点阶段,要对仿制药和被仿制药的一致性、商业化生产条件下仿制药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在目前法规框架下,仿制药的审评重心由临床阶段向生产阶段转移,与此同时,以CTD格式申报的实施为契机,推动仿制药的注册技术要求和国际标准的协调一致。探讨话题-2仿制药的CTD格式申报CTD三角(CTDTriangle)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为协调统一ICH地区注册申报资料的格式而起草的通用技术文件,目前已被全球各注册监管机构普遍接受化学药品CTD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国食药监注[2010]387号:《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2化学药品注册分类3、4、5和6的生产注册申请的药学部分申报资料,可参照印发的CTD格式整理提交,同时提交电子版。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2申报资料要求提交的生产注册申请申报资料仍予接收技术审评部门将对提交CTD格式申报资料的注册申请单独按序进行审评化学药品CTD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原料药)我国颁布的CTDICHCTD3.2.S.1基本信息3.2.S.2生产信息3.2.S.3特性鉴定3.2.S.4原料药的质量控制3.2.S.5对照品3.2.S.6包装材料和容器3.2.S.7稳定性3.2.S.1GeneralInformation3.2.S.2Manufacture3.2.S.3Characterisation3.2.S.4ControlofDrugSubstance3.2.S.5ReferenceStandardsorMaterials3.2.S.6ContainerClosureSystem3.2.S.7Stability化学药品CTD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制剂)我国颁布的CTDICHCTD3.2.P.1剂型及产品组成3.2.P.2产品开发3.2.P.3生产3.2.P.4原辅料的控制3.2.P.5制剂的质量控制3.2.P.6对照品3.2.P.7稳定性3.2.P.1DescriptionandCompositionoftheDrugProduct3.2.P.2PharmaceuticalDevelopment3.2.P.3Manufacture3.2.P.4ControlofExcipients3.2.P.5ControlofD...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仿制药技术审评的发展动向--药品审评中心陈震上海-2011.11.17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