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并发症的防治www.themegallery.comCompanyLogoPICC常见并发症机械性静脉炎1导管壁附着血栓及静脉血栓23导管断裂及导管移位4导管相关感染CompanyLogo机械性静脉炎一、机械性静脉炎的因素1、型号:导管的选择---血管直径大于导管直径2倍。2、穿刺技术:穿刺角度过小,穿破血管下壁。3、导管材料(1)血管能容纳导管,导管外壁和血管内膜之间有充足的血流通过,血管内径要大于导管外径2倍以上,否则血管细导管型号大,导管摩擦血管内膜产生机械性静脉炎、血栓等合并症。(2)超声血管内径后再选择导管型号方式最佳。CompanyLogo机械性静脉炎4、头静脉(选择头静脉易发生,于解剖结构有关)(1)头静脉的解剖特点:宽-窄-宽,汇入深静脉时角度小,静脉瓣多,变异性大,血管表浅穿刺成功率高。(2)缺点:静脉瓣多,穿刺时易损伤静脉瓣,导管径过窄处摩擦血管内膜,阻碍血流通过导致静脉炎及血栓,汇入深静脉时角度小,易发生导管移位和血管内膜损伤。CompanyLogo机械性静脉炎5、固定技术:U型固定CompanyLogo机械性静脉炎6、穿刺技术-肘正中易发。(2011年美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INS)中规定PICC置管时应该使用超声波技术和改良塞丁格技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1)手臂伸曲时导管随之移动,摩擦血管内膜导致静脉炎、血栓、感染等合并症。(2)肘正中横纹肌处血管变细。(3)汗液多。(4)血流速度慢,内径窄,内膜损伤重。CompanyLogo机械性静脉炎预防措施1、评估血管、选择穿刺部位及固定技术精湛。2、置管后新型辅料贴膜,预防静脉炎。3、置管后热敷。(热敷禁用热水袋)4、活动:肘下置管可行握拳动作和全身运动,肘上置管可曲肘,握拳加全身运动。抬高置管侧肢体。5、多饮水,(增快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及时观察局部。CompanyLogo机械性静脉炎的处理1、多发生在置管5天内。2、立即处理。3、抬高患肢45°。4、热敷(排除血栓后)、贴膜、药物外敷(鱼石脂软膏、如意金黄散软膏、硫酸镁等)。5、肘部关节避免剧烈运动,做握拳活动。6、持续处理直至症状消失,3-5天不见好转后拔管。7、报告医生。CompanyLogo导管壁附着血栓及静脉血栓一、静脉血栓形成因素1、血管壁损伤:(1)内膜位于外膜内层的一层单位膜结构。(2)血管内膜损伤:受损伤的内膜变粗糙,使血小板易于聚集,主要黏附于裸露的胶原纤维上。(3)内膜损伤:机械性、药物性、化学性。CompanyLogo导管壁附着血栓及静脉血栓2、血流缓慢(1)脱水;(2)卧床;(3)活动差;(4)血管内径窄,导管型号大;(5)血流受阻、置管侧受压、刺破血管周围组织压迫;(6)置管侧肢体下垂;CompanyLogo导管壁附着血栓及静脉血栓3、置管前血液检查与血栓的关系(1)出凝血时间:如纤维蛋白定量。(2)慢性病导致高凝状态: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癌症、终末期肾衰等。(3)凝血功能异常的遗传因素,基因突变。CompanyLogo导管壁附着血栓及静脉血栓二、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预防(1)热敷、活动、多饮水,置管处勿受压。(2)新型敷料粘贴,药物外敷。(3)高危者注射抗凝药物。(4)异常情况病人及时报告。(5)超声检测,早发现、早治疗。CompanyLogo导管壁附着血栓及静脉血栓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治疗(1)超声方式诊断血栓。(2)禁忌热敷,按摩,按压。(3)抬高肢体并制动。(4)遵医嘱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5)应观察患侧肢体,肩部、颈部及胸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及颜色、出血倾向及功能活动情况。(6)血栓形成后不可拔管,血栓激化后遵医嘱拔管。CompanyLogo导管相关性感染(CRBSI)定义: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战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CompanyLogo导管相关性感染(CRBSI)诊断标准:血管内留置导管的患者有血行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寒战、低血压等并从导管和血培养中分离出相同的病原菌,并无其他感染源入侵,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中心静脉导管血样本的菌落数大于外周静脉血培养的菌落数5倍以上。中心静脉血培养比外周静脉血培养出现阳性结果的时间早2小时以上。CompanyLogo导管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