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游日记》有感西游有感“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某日,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这首老版《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悠扬的旋律,意义深刻的歌词,即勾起了我对这部巨著的一段段回忆。少年时看西游,最喜欢的角色无疑是孙悟空,其个性无拘无束,心比天高,入地府销死籍,上天宫盗蟠桃,无所不能,但孙悟空却又本性善良,爱抱打不平,简直是英雄与侠义的完美化身。唐僧留给我小时候的印象不是很好,他为人虽然善良仁慈,却不能够明辨是非,反而屡屡听信猪八戒的挑拨,误会能识破妖魔诡计的孙悟空。总是在落入陷阱之后,才大喊“悟空,救我。”。当时的《西游记》带给我无穷大的愉悦,每每回忆起都开心不已。青年时读西游,会发现孙悟空好勇斗狠、猪八戒老是嚷着回高老庄、任劳任怨的沙和尚选择的是默默无闻。而对信念无比坚持的唐僧令我眼前一亮,并十分敬仰。那个从东土大唐来的高僧,他从来不畏艰辛,目的只有一个,西行取得真经,普度众生;他内心无比善良,扫地恐伤蝼蚁命,认为万物皆有灵,尽管其因此多次上了妖怪的当;他一路上面对钱财、权力以及美色的诱惑,都不为所动;就像诗人顾城所说的,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他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生于浊世而不染,心中向往的是大雷音寺那无比纯净的殿堂。当时的我,自诩为文艺青年,叛逆、偏激、愤青,对自己的理想也是无比的坚持。成年再读西游,感触良多。他们四人作为一个团队,有着师父唐僧对内心信念的无比坚持,也有大师兄孙大圣的勇敢能干,猪八戒虽然集许多缺点于一身,但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是西行队伍的开心果,更少不了沙和尚的任劳任怨。师徒四人如同一个整体般,默契而无间,缺一不可,最终才修成正果。再想到现在的自己,理想未曾实现,也不像当年那么的叛逆和偏激了,但总想在不断流逝的岁月中得到一些启示,一点智慧,以完善自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洞明世事,第1页共2页练就人情,多向优秀的人学习,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在集体这个大舞台中饰演好自己的小角色。“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这一句歌词,单纯而朴实。以前看小说,一直都弄不明白,按照《西游记》的描写,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说声去,就纵筋斗云,早至灵山”,不但如此,天蓬元帅猪八戒和卷帘大将沙和尚都会“缩地法”,只要略施神通,转眼即可到达目的地。但唐僧是肉眼凡胎,自己无法飞行,又注定要经历种种磨难,才能取回真经。而或者,世事也就如此,真正美好的东西,是需要历经艰难险阻才能追求得到的,这一点,唐僧内心里从来就很清楚。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世上没有达到不了的地方,最远的路途就在脚下,只要坚持地一步步走下去,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