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秋分为什么要吃蟹_如何挑选_注意要点_不适合的人群有哪些秋天是吃蟹的好季节,满足吃货们喜欢吃蟹的心愿,而在秋分有吃蟹这样一个习俗,那么在秋分为什么要吃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秋分吃蟹的原因以及吃蟹要注意的要点,希望能帮到大家!吃蟹的原因1、秋分时节,是蟹肉最肥美、也最滋补的时候。螃蟹属上等名贵水产,肉嫩味美。不仅如此,螃蟹还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好几倍,而且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2、螃蟹的种类很多,我国蟹的种类就有600种左右,螃蟹可分为淡水和海水两大类。淡水蟹最有名的属“大闸蟹”,俗称河蟹、毛蟹、清水蟹,一般在9~10月成熟。3、市场上常见的梭子蟹、花蟹等都是海水蟹,由于海蟹分布广泛,各地海蟹的成熟季节不同,一般从南到北,3~5月和9~10月为生产旺季,渤海湾辽东半岛4~5月产量较多。吃蟹要选对季节,吃起来蟹肥味香;其他季节瘦而无味。怎么挑选1、看蟹壳。凡壳背呈黑绿色,带有亮光,都为肉厚壮实;壳背呈黄色的,大多较瘦弱。2、看肚脐。肚脐凸出来的,一艘都膏肥脂满;凹进去的,大多膘体不足。3、看螯足。凡螯足上绒毛丛生,都螯足老健;而螯足无绒毛,则体软无。4、看活力。将螃蟹翻转身来,腹部朝天,能迅速用螫足弹转翻回的,活力强,可保存;不能翻回的,活力差,存放的时间不能长。5、看雄雌。农历九月挑雌蟹,十月选雄蟹,母蟹吃黄、公蟹吃膏。挑母蟹可以看其圆形肚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脐下面有几层,一般有三层就很好吃了,黄满、油多;长到五层,黄就很硬了;挑公蟹,可以看其三角形肚脐上方左右的两块是否发黄,发黄一般就有膏了,如果发白,可能是空壳蟹,没有膏。吃蟹要注意的要点不吃已经死了的螃蟹螃蟹临死前和死亡后,其体内的组氨酸分解会产生组胺。组胺是一种对人体有毒的物质,而且螃蟹体内组胺的积累量会随着其死亡时间的延长而增多,毒性也越大。更重要的是,即使螃蟹熟透了,组胺也不会被破坏。生螃蟹不能吃螃蟹中很容易寄生肺吸虫、生吃螃蟹会使肺吸虫也进入人体内。另外,螃蟹好食腐败之物,各种病菌和毒素都会积累在其肠胃里,如果生吃容易引起中毒。内脏没去除干净的螃蟹不能吃清蒸也好,煎炸也罢,烹饪前,不仅要氢螃蟹刷洗干净,还要把蟹腮、蟹胃以及蟹心等内脏清理干净。其中蟹腮长在蟹体两侧,成眉毛状条形排列,而蟹胃在蟹体的前半部,蟹腮和蟹胃都含有很多病菌和脏东西。蟹心则在蟹黄中间,与蟹胃紧紧连着,其味道苦涩,也要清除干净。不宜吃蟹的人群1、凡脾胃虚寒者应不吃或少吃蟹螃蟹性寒,吃后容易引起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另外,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最好也不吃螃蟹,因食后易使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如果食蟹后引起腹痛和腹泻,可用紫苏15克、生姜5片煎服,以止痛、止泻。2、心血管病人忌吃螃蟹螃蟹含胆固醇较高,每100克蟹肉中含胆固醇235毫克,每100克蟹黄中含胆固醇460毫克,冠心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高血脂症的患者,食用含胆固醇过高的食物,会引致胆固醇增高,加重心血管病的发展,因而应少吃或不吃螃蟹,尤其是蟹黄。3、有过敏体质的人应忌吃螃蟹此类人吃了螃蟹后,特异蟹蛋白通过通透性增高的肠壁进入肌体而发生过敏反2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应,产生大量组织胺等,引起胃肠等平滑肌痉挛、血管性水肿,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的还会引起荨麻疹或哮喘。此外,患有皮炎、湿疹、癣症、疮毒等皮肤疾病的人也要慎食,因为吃蟹可使病情恶化。4、患有伤风感冒、发热的人不宜吃蟹伤风感冒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高蛋白的螃蟹不易消化吸收,吃后易使感冒难愈或使病情加重。5、肝炎患者不宜食螃蟹肝炎病人由于胃粘膜水肿、胆汁分泌失常、消化机能减退,而蟹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易消化吸收,致使食物易滞留肠道中腐败,往往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腹胀、恶心、呕吐,甚至造成肝细胞大量坏死,加剧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