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文化大讨论学习心得体1大讨论心得体会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提高行政执行力、公信力,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决定。各行政机关积极开展学习活动,及时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为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完善措施、抓好落实。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推行四项制度的重大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形势发展的深刻变化,迫切需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政府行政行为,转变职能,提高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作、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省委、省政府着力制度创新,出台了关于在全省实施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决定和行政问责办法、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四项制度。对四项制度的实施,秦光荣省长多次反复要求,要把四项制度作为政府系统加强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的大事、要事和难事来抓。反复强调要“抓得紧一点”,不能“一般化”,不能“等闲视之”,要做到“每月有计划、每月有督查、每月有汇报”,“要让四项制度真正成为机关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突破口,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保障”。为此,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快行动,全面推进四项制度的实施。(一)要充分认识推行四项制度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只有民主的社会才会和谐,而只有和谐的社会才会有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民主为己任,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以人民民主为国体和政治特征;改革开放从开始之日起,就将人民民主作为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不断加以推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人民民主就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各级工作人员则要有明确的公仆意识、公仆责任,为人民办事,受人民监督。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这三项制度就是政府对人民做出第1页共4页的服务承诺,明确服务范围、明确服务标准、明确服务态度、明确服务时限、明确服务质量。行政问责办法则主要着眼于:除纪律和法律追究手段之外,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它与纪律、法律追究形成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弥补纪律追究和法律追究的空档与不足,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并进行问责。因此,四项制度是我们推进民主政府建设的一个实践内容,我们应该从历史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二)要充分认识推行四项制度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应该是责任政府,政府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实行权责统一,责任追究,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服务型政府应该是效能政府,实行服务承诺,推行政务公开,维护公平正义,追求办事效率,讲求行政成本,进行绩效考评;服务型政府应该是廉洁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纪律严明,不谋私利。要做到这些要求,就必须切实转变政府工作理念,从“官本位”转变到“民本位”上来,真正解决“谁是主人”、“谁是仆人”的问题,真正树立人民公仆意识;就必须切实转变政府工作职能,从过去无所不包的行政管理体制中解脱出来,“在加强和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关注民生;就必须切实转变政府工作的体制、机制,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增强政府工作活力,努力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三)要充分认识推行四项制度是改进机关作风,加强行政机关自身建设的需要。应该讲,公务员队伍总体上是好的,机关作风与机关工作总体是相适应的,人民群众从总体上讲也是满意的。但是,在有些地方有些部门权责不清、权责脱节、人浮于事、办事推诿、作风粗暴、效率低下、监管不力的问题还有所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部门利益、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等现象也还有所存在。四项制度是从与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来规范政府公职人员的行政行为,反映了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的核心内容,能更有效地建立起人民政府和人第2页共4页民群众的联系平台,把政府的履职行为置于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