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参加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增强群众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遏制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5月24日,XX县区公安局联合县内十家银行开展了“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安徽东至扬子村镇银行积极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宣传活动利用县城中心地段人流量密集的特点,设立咨询平台和宣传展板,悬挂警示横幅。我行宣传人员通过向路过的群众发放宣传彩页等形式介绍手机短信诈骗、电话语音诈骗以及网络诈骗的常用手段、常识及典型案例,向社会公众揭示电信诈骗的特征、危害、防范要点及防范常识。宣传人员将反电信网络诈骗知识与日常业务中遇到的真实案例相结合,采取以案说法的方式进行真实而生动的讲解,深受来往群众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东至扬子村镇银行吴君)第二篇:提升安全防范意识,谨防电信诈骗提升安全防范意识,谨防电信诈骗最近,山东、广东等地先后发生三起学生遭遇电信诈骗案件,最终导致受害者猝死或自杀,在社会上掀起巨大波澜。如今,电信诈骗手段不断升级,骗子不仅掌握了精细的个人信息,甚至利用社会工程学的方式,我们越来越难以第一时间将诈骗识别出来。在这里,总结出一些可能出现的电信诈骗情况,希望各位遇到类似情形,多加小心,谨防诈骗。1.“您涉嫌违法”这种情况,骗子一般会冒充公安人员以“您涉嫌盗窃”“您涉嫌拐卖未成年儿童”等理由引起对方的恐惧心理,然后一步步诱使受害者进入汇款的环节,进行诈骗。2.“账户出现异常”骗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以银行系统升级,或是个人银行账户内金额异常需要冻结账户为由,并报出通过非法渠道获得的受害者银行账户信息获取对方信任,使受害者相信并按照他们的提示进行操作,往往让受害者遭受巨大的损失。3.“购买的商品已无货,申请退款”骗子掌握受害者的网购信息后,通过准确的描述购物信息来取得受害者的信任,从第1页共13页而套取受害者的银行卡号、密码和短信验证码。有时是直接用电话套取相关信息,或者让受害者打开钓鱼网站并手动填写相关信息。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同时泄露,骗子就顺利地将受害者账户中的钱转走。4.“699元免费赠送苹果6s”湖南警方通告了一起新型诈骗案,某诈骗团伙以“收取699元个人所得税,免费赠送苹果6s手机和700元电话卡”名义,向被害人寄送假冒、损坏手机或手机模具进行诈骗,两个月里先后诈骗受害群众数百人,诈骗金额数十万元。5.“您乘坐的航班取消了”手机订机票成了网络诈骗的又一渠道。骗子谎称改签退票等理由,引导受害者进入钓鱼网站或是通过虚假号码,布置下汇款的陷阱。有数据报告显示,这一诈骗类型高达44%,成为网络诈骗主流。骗子能够准确说出受害者的姓名、航班信息,多以可以获得改签补偿金的名义进行诈骗。6.“请您及时领取新生儿补贴”犯罪分子以领取新生儿补贴为由行骗,加之他们能说出受害人的详细信息,让受骗人信以为真。骗子在获取受害人银行账号之后,一般会要求受害人到ATM自动取款机操作,按照对方的“引导”进入英文操作界面。由于受害者看不懂ATM机上的英文提示,往往把转账程序当成输入验证码,最终上当。信息泄露事件的频发,为电信诈骗提供了众多潜在受害者的资料,对于有可能成为电信诈骗对象的我们来说,必须要提升防诈骗的意识。翼火蛇安全提醒,在接到陌生电话后一定要提高警惕,提防有可能遇到的诈骗行为,如果是有关个人信息变动的情况,去正规渠道进行核实,不要轻易相信电话或是短信中的说明,同时牢记一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切勿贪小便宜,因小失大。第三篇: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材料XX县区公安局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材料电信诈骗案件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侵财犯罪,犯罪分子利用日益先进的通讯手段、银行渠道以及互联网技术,大肆进行第2页共13页诈骗活动,手段不断翻新。电信诈骗是一种非接触犯罪,侵害对象广,涉案损失大,主要犯罪嫌疑人大多在境外操纵,打击难度极大。一是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人员以受害人涉嫌贩毒、走私、洗黑钱、信用卡诈骗为名,利用受害人急于“摆脱干系、减少损失”的心理,诱使受害人将资金打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快速将钱转走。二是冒充银行人员以受害人信用卡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