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翰林谪仙-剑客VIP免费

翰林谪仙-剑客_第1页
1/7
翰林谪仙-剑客_第2页
2/7
翰林谪仙-剑客_第3页
3/7
翰林谪仙剑客——析李白的思想“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中国人几乎没人不知道李白的,因为李白是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为大诗人,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他堪称中国诗坛第一人。“李白斗酒诗百篇”体现了李白善饮和善写的特点,重在展现李白的善写,也就是对他的诗才的称赞。可有人却并不这样来理解此句诗。他认为李白的诗是李白酒醉后的言语,并且也自认为找到了写诗的捷径——醉后言语就是诗。于是就让家人准备好文房四宝来记录他的诗,他就抱着酒坛开怀畅饮,恰有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不久便大醉。第二天醒来,他急问家人:“我的诗作如何?”家人回答:“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他大喜而说“念来听听!”家人说“呼——呼——”他说“快念,别在‘呼——’,快念!”家人说:“除了你的呼噜声,我什么也没听到。”这个故事说明,有酒量而无诗才是作不出好诗来的,而李白则是二者兼有。李白的诗才从何而来呢?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来自于他少年时的勤奋好学。李白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四川)渡过的,这是李白读书习剑、学道漫游的时期。他“五岁诵六甲(泛指道教典籍),十岁观百家(泛指各派的学说)……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司马相如)”(《赠张相镐》其二),学习内容十分广泛,不拘于儒学一家。他曾师从“任侠有气,善为横纵学”的赵蕤,对形成他的纵横家思想、豪放不羁的性格和诗风有所影响。他“十五游神仙”(《感兴》其五),还漫游过青城、峨眉等山,与东岩子隐于岷山之阳,谢绝过绵州太守的荐举。这一时期李白的诗歌今存不多,而《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白头吟》等诗已显现出他的卓越才能和飘逸诗风。所以诗人苏廷称他“天才英丽”,再加努力,“可与相如比肩”(《上安州裴长史书》)。李白豪放不羁,从小接受的就不是严格正统的儒家教育,又有习剑任侠、学道求仙的经历,所以他的思想极其驳杂矛盾:“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龚自珍《最录李白集》)这在历代诗人中,也是极为突出的。的确,年少时的博学,导致了他思想的复杂,但儒家思想对他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学而优则仕”、“安社稷”、“济苍生”、“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的政治抱负,并为这理想而奋斗一生,最终未能实现这一抱负。这在他早年的诗歌可看出这一理想:“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怒无所搏,雄无所争”(《大鹏赋》),“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送外甥郑灌从军》)。他被放还山后,他仍高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三首其二)。直至临终绝笔,他虽已如大鹏“中天摧兮力不济”,却还坚信其“余风激兮万世”。可见他的抱负气概,老而不衰。儒家思想造就了李白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当他直面现实的人生和生活现实时“俯视洛阳川”,看到“茫茫走胡兵,流血涂草莱,豺狼尽冠缨”(《西上莲花山》)的情景,痛心疾首地呵问:“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并怒斥公卿将帅的无能“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公卿如犬羊,忠党醢与菹,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赠江夏韦太守》)他再也无法逍遥世外,也早已捐弃了个人的恩怨得失。安史之乱升化了他的爱国主义热情,而且给了他几十年等待寻觅而不得的施展抱负才能的机会,可以断言,即使不参加永王麟的兵马,也会参加别的平叛队伍。在参加平叛军队后所写的诗歌都充满着昂扬的爱国激情:“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这些诗歌既有高昂奋发的盛唐时代精神,又有李白豪迈自信的个性特征。李白的儒家思想,经自身变形走样,已带有他鲜明的个性色彩。他对自己才能的自负自信,对不世之功的渴求以及他为达到这一目的而采取的游说干谒方式,都有纵横家的印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翰林谪仙-剑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