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干部管理工作意见为切实加强我县乡科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和教育管理,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的通知》精神和我县乡科级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和中央、省、市、县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为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建立科学规范的乡科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库,培养造就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年轻优秀、有发展潜力的后备干部队伍,加强乡科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通过加强乡科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后备干部队伍。并坚持备用结合,做到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地从后备干部中提拔使用干部。二、条件和资格、数量和结构、选拔、管理及任用(一)条件和资格1、应具备《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2、正科级后备干部:(1)具有发展潜力的现任副科级干部;(2)特别优秀、有发展潜力的其他人员;(3)一般在35岁左右;(4)一般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副科级后备干部:(1)机关、事企业单位中的二级班子领导或中层管理干部;(2)一般在30岁以下;第1页共4页(3)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4、身体健康。(二)数量和结构1、后备干部的数量一般按照领导班子职数正职1∶2,副职1∶1的比例确定。2、后备干部队伍应当形成合理的结构:(1)后备干部队伍中,条件比较成熟、近期可提拔使用的人选,一般不少于同级后备干部总数的三分之一。(2)后备干部队伍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3)后备干部队伍中应当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干部和事企业经营管理干部。(三)选拔1、选拔后备干部工作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结合领导班子届中届末的调整和换届工作一并进行。通过层层遴选、严格把关,必须把符合条件的都及时选拔纳入后备干部库。选拔后备干部应当经过下列程序:(1)正科级后备干部,由县委组织部在民主推荐、考核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人选名单,报县委研究确定。(2)副科级后备干部,由各单位依据民主推荐、考核考察和班子结构需求,经集体研究提出建议人选名单,报县委组织部审定后以适当形式向呈报单位反馈。(3)选拔后备干部必须按照规定的条件和资格严格把关,特别要把好政治关。要全面考察建议人选的德、能、勤、绩、廉,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发展潜力,注意了解其主要专长。2、选拔后备干部应当充分发扬民主,广开推荐渠道,扩大选人视野,不仅要从党政机关选拔,还应当从党政机关以外选拔。3、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适时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中定向选拔后备干部。(四)培养1、注重抓好教育培训。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后备干部的特点和干部本人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采取选送第2页共4页到党校、行政院校和高等院校进修、深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后备干部进行较为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培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培训;经济、科技、法律、历史、专业技术及其他相关知识的培训。2、加强实践锻炼。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岗位轮换,安排负责常务工作或者担任其他与培养方向相关的重要职务;分配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选派到基层特别是环境复杂、条件艰苦的乡(镇)或者经济相对发达的乡(镇),以及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工程任职、挂职和选送到上级党政机关见习、挂职等形式,加大对后备干部的实践锻炼。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后备干部的科学判断形势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依法执政能力、总揽全局能力。特别要重点做好党政正职和条件比较成熟、近期可提拔使用的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五)管理1、建立档案。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后备干部登记表和考察材料。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2、调整充实。凡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