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鲁京津琼专用)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 第32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VIP免费

(鲁京津琼专用)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 第32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_第1页
1/16
(鲁京津琼专用)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 第32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_第2页
2/16
(鲁京津琼专用)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 第32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_第3页
3/16
第32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课程内容]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一、程朱理学1.背景:儒学危机(1)客观上:儒学受到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危机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2)主观上:儒学的自身缺陷儒学自孔子以来主要探求人间的道德和秩序,注重人间世界,而忽视了对天地万物本原和宇宙规律的探讨。2.内容主张代表宇宙观伦理观认识论二程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掌握天下之理朱熹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3.地位及影响(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二、陆王心学1.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1)核心思想:“心即理也”:“理”就是内在的“心”,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都在心中。(2)求“理”的方法(方法论):“发明本心”。穷理不必向身心以外的事物探究,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反对“格物致知”。2.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心即理”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存在于心,是头脑中固有的;心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理是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致良知”认为人生而有“圣人之心”,良知(即天理)是每个人心中所固有的,但容易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的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三、程朱理学的影响1.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等;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2.消极: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四、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1.背景(1)经济: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2)政治: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3)阶级: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工商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4)思想:文化专制日益严重,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摧残人的思想,进步知识分子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2.主要代表人物(1)“异端”思想家李贽①学术上: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②道德上:批判传统道德,追求个性发展。③哲学上:否定“天理”的存在,提出“万物皆生于两”。(2)三大进步思想家人物代表主张共同主张王夫之系统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1)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物主义思想体系(2)经济上:工商皆本(3)学术上:经世致用黄宗羲反对专制暴君政治,提出了限制君权、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等设想顾炎武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提出“经世致用”(3)影响①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②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考点一儒学的世俗化——宋明理学1.魏晋玄学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此时期,一些士人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转而重视对《老子》《庄子》和《周易》“三玄”的研究。玄学是把儒家的政治伦理和道家哲学结合起来,形成的新道家学说,是披着道家思想外衣来宣传儒家纲常名教的主观唯心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2.致良知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阳明的心学主旨。他认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鲁京津琼专用)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 第32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