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万有引力与航天【基础梳理】提示:椭圆一个焦点面积半长轴公转周期质量m1和m2的乘积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G质量分布均匀【自我诊断】判一判(1)所有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2)地面上的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方向一定指向地心.()(3)两物体间的距离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4)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与地球质量有关.()(5)同步卫星可以定点在北京市的正上方.()(6)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小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提示:(1)√(2)√(3)×(4)√(5)×(6)√做一做(2020·吉林长春高三质检)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测,弥补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双星的运动是产生引力波的来源之一,假设宇宙中有一双星系统由a、b两颗星体组成,这两颗星绕它们连线的某一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a星的周期为T,a、b两颗星的距离为l,a、b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之差为Δr(a星的轨道半径大于b星的),则()A.b星的周期为TB.a星的线速度大小为C.a、b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D.a、b两颗星的质量之比为提示:选B.a、b两颗星体是围绕同一点绕行的双星系统,故周期T相同,选项A错误;由ra-rb=Δr,ra+rb=l得ra=,rb=,所以=,选项C错误;a星的线速度v==,选项B正确;由maω2ra=mbω2rb,得==,选项D错误.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及应用【知识提炼】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1)自力更生法: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和天体半径R.①由G=mg得天体质量M=.②天体密度:ρ===.(2)借助外援法:测出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周期T.①由G=m得天体的质量为M=.②若已知天体的半径R,则天体的密度ρ===.③若卫星绕天体表面运行时,可认为轨道半径r等于天体半径R,则天体密度ρ=,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行的周期T,就可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密度.【典题例析】(2018·11月浙江选考)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创举之一是开拓了太空的全新领域.现有一艘远离星球在太空中直线飞行的宇宙飞船,为了测量自身质量,启动推进器,测出飞船在短时间Δt内速度的改变为Δv,和飞船受到的推力F(其他星球对它的引力可忽略).飞船在某次航行中,当它飞近一个孤立的星球时,飞船能以速度v,在离星球的较高轨道上绕星球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用G表示.则宇宙飞船和星球的质量分别是()A.,B.,C.,D.,[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a=m,所以飞船质量为m=.飞船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得半径为r=,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m,得星球质量M==,故选项D正确.[答案]D【题组过关】考向1星球附近重力加速度的求解1.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1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若飞船质量为m,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A.0B.C.D.解析:选B.飞船所受的万有引力等于在该处所受的重力,即G=mgh,得gh=,选项B正确.考向2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2.(2018·4月浙江选考)土星最大的卫星叫“泰坦”(如图),每16天绕土星一周,其公转轨道半径约为1.2×106km.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则土星的质量约为()A.5×1017kgB.5×1026kgC.7×1033kgD.4×1036kg解析:选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G=m,得M=,代入数据可得M≈5×1026kg,能估算出数量级即可.(1)计算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不考虑星球自转):mg=G,得g=①.(2)计算星球上空距离星体中心r=R+h处的重力加速度g′:mg′=,得g′=②.由上述①②式可得=.(3)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①在赤道上F万=F向+mg,即mg=G-mω2R;②在两极F万=mg,即mg=G;③在一般位置,万有引力等于mg与F向的矢量和.卫星运行规律【知识提炼】1.卫星的轨道(1)赤道轨道:卫星的轨道在赤道平面内,同步卫星就是其中的一种.(2)极地轨道:卫星的轨道过南北两极,即在垂直于赤道的平面内,如极地气象卫星.(3)其他轨道:除以上两种轨道外的卫星轨道,且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2.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1)轨道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