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时回顾与思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实例进一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此则是不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准确地区分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2、知道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能列举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的结果,并能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不确定事件的游戏。能力训练要求1、在试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并从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2、使学生在体会不确定的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随机观念。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回顾与反思平时学习中的收获与错误,使学生感悟到自己在发现错误的过程中成长,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教学重点1、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事件和确定事件。2、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正确的判断,能列举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教学难点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描述,能列举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现代社会里,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在不确定情境中作出合理的决策。而我们这一章正是对不确定情境中作出合理的决策。而我们这一章正是对不确定现象和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严格确定性的现象十分有限,不确定现象(又称随机现象)却是大量存在着。而概率即不确定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正是对随机现象的数学描述,它能够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决策。需要指出的是,概率并不提供确实无误的结论,这是由不确定现象的本性造成的。比如即使告诉你中奖的概率是,但你买1000张奖券却不一定能中奖;又如明天的降水概率为10%,后于是90%,但却有可能事实上明天不下雨,而后天却没有下雨。那么学习概率有何用呢?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不能在试验之前预知试验的确切结果,只能知道每个结果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那么有何意义呢?设想,有两个工厂生产同一种产品,甲厂产品的次品率是0.001,乙厂产品的次品率是0.1。若两个厂产品在价格等其他方面条件相同,这时,人们将愿意买甲厂的产品而不是乙厂的产品,尽管你可能买到甲厂的次品,而买到乙厂的正品。具体的结果事前无法预料,但人们还是认为买甲厂的产品比买乙厂的产品放心。类似地,如果天气预报说“明天降水概率是80%”,“带雨具出门”和“不带雨具出门”相比,恐怕前者是更明智的选择,尽管第二天可能没下雨。因此,概率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它和确定性科学一样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武器。我们要想用好这个武器,就要学好它。下面我们就来看两个问题。通过问题的方式回顾本章的内容1、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不确定事件,并用“很可能”“有可能”“几乎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的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大小。2、用4个球设计一个摸球游戏,使得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再利用8个球试一试。3、判断下列事件那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以及不可能事件。(1)从一副扑克牌中任取一张,恰好取到A。(2)小明的身高达到10米。(3)从30层高的楼上将一玻璃杯扔下,摔在水泥地上,玻璃杯摔坏了。(4)两条线段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5)任意掷出一个均匀的骰子,骰子停止后朝上的点数为质数。[师]在第1题中,“很可能”“有可能”“几乎不可能”这三个词语如何理解。[生]“很可能”说明“可能性很大”;“有可能”说明“可能性可大可小”;“几乎不可能”说明“可能性很小”。[师]谁能举例说明生活中能用上上面三个词语的不确定事件。[生]例如,这次运动会,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同学很可能得100米的第一名;今天天气超常热,有可能明天要变天;平时他学习就不勤奋,期末考出好成绩,几乎不可能。[师]这位同学举得例子很切实际,从这些例子中可以发觉,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确定事件随处可见,而且还能用非常贴切的词语表达出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我们接下来看第2题用4个球设计一个游戏,使得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红球大,我是这样设计的;放3个白球和1个红球装在袋子里,在我们摸之前可事先根据白球和红球占总球数的百分比来确定谁的可能性大,我设计的游戏中白球的个数明显占的百分比大,所以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