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的结构1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宇宙的物质组成宇宙由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天体组成。(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2.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1)普通性①八大行星②(2)特殊性(有生命存在)3.太阳辐射与地球(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2)对地球的影响①能量来源②动力来源: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4.太阳活动与地球(1)太阳大气层结构及主要太阳活动2(2)对地球的主要影响①扰动地球大气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5.地球的内部圈层(1)判断S、P两种地震波类型,并比较其特点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地表震动共性S横波较慢固体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P纵波较快固体、液体、气体引起地面的上下颠簸(2)两个不连续界面①C界面为莫霍面,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②D界面为古登堡面,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3)内部圈层的划分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图中范围莫霍面以上部分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两界面之间的部分古登堡面以下部分,内部分为E外核和F内核(4)岩石圈的概念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6.地球的外部圈层3(1)A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2)B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氧。(3)C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微点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天体的方法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进入地球大气层或返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飞机、待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等。二看实质: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如流星现象(下图所示)。三看运转:它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就不是天体。微点2天体系统只有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天体之间才能构成天体系统。星座不属于天体系统。微点3总星系≠宇宙总星系只是宇宙的一部分,不是整个宇宙,宇宙是由银河系和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组成的。微点4图示法记忆八大行星的特征微点5特殊天体的运动(1)金星自转方向与其他行星相反,在金星上看,太阳西升东落。(2)哈雷彗星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相反。彗尾背向太阳,且离太阳越近彗尾越长。微点6太阳辐射作用形成的能源4微点7有三种特殊能源的能量不是来源于太阳辐射(1)潮汐能:能量来源于日、月的引力。(2)地热能:能量来源于地球内能。(3)核能:能量来源于发生核变的原子核。微点8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①发生的大气层不同。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②表现不同。黑子是光球层上温度较低、光线较暗的区域;耀斑是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区域,它释放巨大的能量。(2)联系:①周期都约为11年;②黑子增强的年份也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③黑子发生的区域之外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微点9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三个注意事项(1)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和地球磁场的影响在白天较强。(2)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冬半年的夜晚。(3)耀斑和太阳风均与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磁暴和极光产生有关,但无线电短波通信的中断和磁暴主要是受耀斑的影响,极光主要是受太阳风的影响。微点10地壳≠岩石圈厚度范围联系地壳平均为17千米地表至莫霍界面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岩石圈平均为100千米地表至软流层微点11地球外部圈层的关系5航天基地的区位分析(2017·高考上海卷)“椰林婆娑送天舟”。选择海南文昌作为我国又一个卫星发射基地的重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B.地貌C.水文D.气候【图解思路】【尝试解答】A1.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地势因素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