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悲剧》备课内容执教人备课【课题】《幽径悲剧》【教学目标】1.能根据课文具体内容说出紫藤萝悲、美之处。2.探求悲剧的涵义,剖析紫藤萝悲剧之因,学会维护真、善、美。【重点难点】1.作者情感变化的“源点”以及“悲”的实质。2.探求悲剧的涵义,剖析紫藤萝悲剧之因,学会维护真、善、美。【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分课时备课)第一课时时间:年月日课型:一、深情导入他曾经说过:“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他是著名的古文字家、历史家、东方学家、翻译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他是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教授。他是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2009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8岁。他是谁?他就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季先生的散文《幽径悲剧》,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二、感知课文1.教师提问:同学们,谁能告诉我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悲剧?2.学生展示。3.教师明确:北大校园里燕园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无端被毁的悲剧。板书:幽径古藤萝悲剧三、阅读感悟(一)感受藤萝之美——第一幕:古藤萝生前之美1.教师(过渡):现在,我们就走进这一悲剧的第一幕“古藤萝生前之美”。鲁迅先生曾这样解释悲剧,“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越美的事物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现在就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古藤罗之美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古藤罗美在何处?投影:活着的古藤萝美在何处?2.教师(提示):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句式来说说。备课内容执教人备课示例:我从“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这句话中读出了古藤萝的美,古藤罗美在它的色彩。3.学生:划出句子,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4.教师明确:(1)外在形象美(第8段文字184页)教师明确:文章具体描写了这棵古藤“盘曲而上”之形,(美在气势)“蓦地”扑鼻之香,(美在芳香)写了“袭入耳内”的蜜蜂声衬托花香,“一朵朵紫红色的花”之色(美在色彩),从形、色、味不同角度描写,有形有声有色,可观可闻可嗅。板书:形味色(2)内在品质美a教师设问:我们感受到了古藤萝的外在形象美,不过,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是不够的,还应关注它的内心,关注它的性情、品质。藤萝的外形是美丽的,那么内在呢?请找出有关的句子作一些分析。b教师引导学生齐读,讨论。(第14段187页c教师明确:友好(和睦相处)、善良、奉献、。5.教师: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小结: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有一双慧眼,季羡林也有一双慧眼,他发现了这条四季景色优美的小径,发现了这株秀外慧中的藤萝,下面我们有感情地来读一读,感受一下这一棵古藤罗的美。6.学生先自由读一遍,然后教师问: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教师明确:应抓住“顾而乐之”中“乐”字,注意读出“乐”)(二)感受古藤萝之悲——第二幕:孤儿在风中“微笑”1.教师(过渡):下面我们进入悲剧的第二幕——“古藤罗在哭泣”。如此美丽的藤萝有一天竟然被人给毁灭了,藤萝被毁后景象如何?请找出有关的句子,说一说,读一读。2.学生:读课文第11段,在小组内交流感受最深的语句。学生展示。藤萝被砍后很惨,惨在________,我从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来。它用_________修辞,写出了藤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师引导学生赏析有关句子,相机作朗读指导。明确:藤萝被毁后景象很“惨”。一是虬干在风中“摇曳”:“摇曳”,就是摇荡,说明它没有生存之根,孤苦无依。“吊死鬼”,上吊而死是一种非正常死亡,似乎有某种冤屈,这里似乎在暗示藤萝是被害而死。二是花朵在绿叶丛中“微笑”:“微笑”,一串串美丽的藤萝花像孩子一张张纯真的笑脸,然而它们浑然不知赖以生存的根已被砍断,他们却不知道已经永远失去了母亲,成了一个个孤儿!孤儿在的微笑更让人觉得藤萝的无辜、不幸,更令人痛心和悲备课内容执教人备课哀,让人久久难以忘怀。4.教师明确朗读要求:(过渡)我们应该怎样来读才能读出藤萝之“惨”?朗读提示(1)语气:轻/重/缓/急,(2)语调:抑/扬/顿/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