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水乡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一、基本情况汲水乡地处XX县区城东北部,北与XX县区观堂乡交界,东面是张完乡,南邻宁平镇、西与虎岗乡相邻,总面积26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137个自然村,19786户,常住人口76918人,耕地面积10.1万亩。汲水乡有卢岭、押岭、小刘庄、朱楼、赵庄、张庄、高王庄、左桥、杨古寺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村比例33.3%。20XX年押岭村,20XX年小刘庄村,20XX年左桥、卢岭、高王庄,20XX年杨古寺、赵庄、朱楼、张庄均达到贫困村退出各项指标,完成贫困村退出程序。全乡共有建档立卡户2596户9991人,现有未脱贫户296户884人,贫困发生率为1.15%。今年以来汲水乡党委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针,紧紧围绕“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工作思路,坚持“一基础、两手抓,六重点”(一基础:精准识别、规范建档;两手抓:一手抓产业扶贫,一手抓政府兜底;六重点: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科技扶贫、党建扶贫、基础设施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乡村基础设施长足进展,人均环境明显改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主要做法是:二、打牢精准识别这个基础汲水乡共计19786户,常住人口76918人,汲水乡动态调整的有利时机,在开展“百日会战”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有农户进行走访,按照“五个没有问题”的标准入户识别。有效解决了漏识错识错退的问题,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的目标任务。三、狠抓产业扶贫这个根本1、狠抓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抢抓招商引资战略机遇期,坚持招商引资与产业扶贫基地建设、大众创新、现代农业发展三结合,先后招商了德诚家居、福诚兴伞业等一批产业效益好,初步培育形成了以制伞特色主导产业。第1页共4页2、狠抓扶贫车间建设。先后建设9个扶贫车间并及时入驻铭阳服饰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带动贫困户21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3、落实产业帮扶措施。大力实施到户增收及直接补贴项目,在20XX年实施913户365.4万元的基础上,20XX年又落实三批种养殖业到户增收1238户,补助金额182.3万元;20XX年又计划落实2批种养殖产业奖补,其中第一批成功申报奖补户数100户,奖补金额23.8万元,第二批计划申报420余户,预计奖补金额55万余元;20XX年共落实了2批交通奖补,合计1215户,补助金额96.81万元,20XX年计划落实2批交通奖补,其中第一批成功申报446户,奖补金额37.75万元,第二批计划预计申报400余户,奖补金额35万余元;公益性岗位全乡共计448户,累计补助金额95.68万元,同时补贴扶持扶贫车间3个,落实小额贷款73户。4、狠抓农业结构调整。推进种植结构调整,辣椒、黑皮冬瓜、艾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其中辣椒种植达万亩以上,有效促进贫困户的增产增收。5、狠抓产业星级化创建。为了有效的促进扶贫车间带贫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汲水乡对扶贫基地实施星级化创建活动,根据扶贫基地带动贫困户的多少,评出不同的等级,根据政策在用地、贷款等方面给予优先解决,大大的促进了扶贫车间用贫困户的积极性。6、发挥村集体经济的带动作用。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环节,汲水乡在扶贫车间、光伏发电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对集体的土地、坑塘进行改造,开展租赁业务,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能够更有效的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四、突出政策落实这个关键1、义务教育。全乡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一对一的帮扶,对于住校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补助到位。2、基本医疗。全乡因病致贫贫困户780户,现已全部完成家庭医生一对一签约服务,为690名慢性病患者办理了慢性病卡,对所有的贫困户大病医疗实施一站式报补。3、住房安全。到目前为止累计投入498.4余万元,对356第2页共4页户“四类重点人员”农户房屋进行住房改造。4、安全饮水。截止目前为止,全乡27行政村全部已通安全饮水,饮水安全已达标。5、低保五保。对群众反响比较强烈的低保问题,乡里要求各村召开专题会议,对各村低保进行重新核实,经民主评议后在村内显要位置,制定喷绘进行公示,并把低保户照片,吃低保原因及电话公示上墙,提高群众满意度。截止20XX年上半年共有19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