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7年修订)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7年修订)公布文件第一章总则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突出田园水乡的生态优势和城乡统筹特色,协调城乡空间布局。重视嘉兴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强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彰显嘉兴在长三角地区人文、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特色,实现嘉兴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嘉兴市域:指嘉兴市所辖五县(市)两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嘉善县、平湖市、海盐县、海宁市、桐乡市、南湖区、秀洲区,面积为4223.46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包括南湖区、秀洲区两区全部所辖行政区域,面积为986.7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包括南湖区的建设街道、南湖街道、新兴街道、新嘉街道、解放街道、东栅街道、长水街道、城南街道(部分)、七星街道、余新镇(部分)、大桥镇(部分)。秀洲区的嘉北街道、塘汇街道、新城街道、高照街道、王店镇(部分)、王江泾镇(部分),面积为257.29平方公里。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1、城市发展目标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统一全市城市发展目标与各类规划指标。以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为总目标,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建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上海自贸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机遇,深度融入长三角城市分工体系,加快建设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长三角高科技成果转化重要基地和江南水乡典范城市。2、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对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战略,以众多中小企业为创新创业主体,全面构建创新环境,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第一方略,以产业的制高点来培育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与沪杭同城战略:抓住上海大都市区及杭州都市区建设等机遇,以基础设施对接互联、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区域要素自由流通、基本公共服务互通共享、生态环境共治共保为导向,主动融入沪杭,争取规划共编、机制共建、改革共推,实现区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关联发展,切实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区域统筹发展战略:以市县域统筹、城乡统筹和陆海统筹为导向,按照县域经济转向都市区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市3域资源要素优化配臵,城乡资源、陆海资源的高效流动,各主体利益和谐统一,形成市县联动、以城带乡、陆海互济的良好格局。美丽新江南战略:按照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的建设要求,合理布局城镇、生态、农业空间,重点推进水、大气、土壤环境治理和绿化美化建设,积极构建结构合理的生态经济体系、舒适优美的生态环境体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和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体系。3、城市性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江南水乡风格的旅游城市。4、城市职能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结合,营造适合企业成长的创新创业环境,成为浙江省重要的科技创新城市。商贸物流:建设空、铁、海河多式联运体系,构建便捷的交通枢纽,建设长三角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积极融入区域产业体系,构建与上海大都市圈功能互补的产业功能,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休闲旅游: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品质,突出江南水乡特色,成为长三角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5、人口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130万人。6、用地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为162.3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54.27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18平方米。第三章市域统筹规划第一节区域协调1、嘉兴-上海协调发展产业协调:在产业分工上实现与上海错位发展,逐步形成垂直分工为主、兼有水平分工的产业配套格局;完善产业导向,重点围绕上海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方向,促进产业链优化,开发新的产业领域;加强产业协作,提高产业配套水平,形成区域性行业聚集优势。城镇发展协调:强化沪嘉边界地区以及重要交通枢纽的空间开发,构建嘉兴市域融沪发展的核心集群区。基础设施协调:规划嘉兴机场作为长三角机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沪乍杭铁路、沪杭城际铁路、沪乍嘉湖城际铁路。预留城际轨道“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