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面角》说课稿丽水职高数学组周丽烽2006-5-30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数学》第二册(下A)中第九章第六节《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中的《二面角》的内容。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二面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很普通的一个空间图形,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是立体几何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二面角就是用来描述两个平面相交这一相对位置的,它是在学生学过平面几何中的角、空间中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之后,是在学习二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之前,且又是要重点研究的一种空间的角,它是学生进一步研究多面体和旋转体的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高二学生的转化思想、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课题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二面角的概念发展、完善了空间角的概念;而二面角的平面角不但定量描述了两相交平面的相对位置,同时它也是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关系的一个汇集点。搞好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系统地掌握直线和平面的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二面角的定义、二面角平面角的给出及应用。对定义、概念的引出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抽象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也通过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对例题的理解在轻松的环境下得到深化,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教学目标根据上面对教材的分析,依据新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能正确画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并能初步应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重点。(1)突出对类比、直觉、发散等探索性思维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操作来强化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空间想象的能力、猜想证明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注意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德育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分析、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想,并让学生明白:数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2)培养学生认真参与、积极交流的主体意识和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美育目标:结合CAI辅助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由“不变”到“变”、由“静”到“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数学应用意识教育和数学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二面角的学习让学生感悟事物的对称美和谐美。4、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两个过程的教学:对于高二学生来说,空间观念正在形成,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分别为:重点:通过多媒体演示,抽象出“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难点:“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而掌握二面角的平面角的确定方法,而达到这一要求的关键是准确掌握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基本要素。其理由如下:(1)现行教材省略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方法的发现过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悖,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用心爱心专心(2)现代认知学认为,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通过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最大的空间,可以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进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大胆探索的精神,这样才能全面落实本节的教学目标。二、说教法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启发式探索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借助实物模型,和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通过上述方法与手段,再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尤其是多媒体的动态演示,突破学生在旧知和新知形成过程中的障碍(二维→三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通过学生参与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教学活动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