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Ⅱ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题1、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包括()A扭转了中国外貌入超的局面B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有刺激作用C有利于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D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2、19世纪60—90年代,是中国近代企业的初创时期,这些企业相对集中与()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中上游一带C京津地区D通商口岸3、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包括()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③创办近代海军④创办新式学堂⑤派遣留学生出国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4、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兴办了一些新式学堂,其培养方向主要是()A封建官吏B从事实际业务的有用人才C外语人才D军事、商务两用人才5、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体现在()A制造枪跑抵制了列强的侵略B对外努力维护中外和好的局面C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D生产的产品占领了中国一部分市场6、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A镇压太平天国B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C发展资本主义D维护清朝统治7、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A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进程B初次尝试了“师夷长技术”的思想C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D促成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8、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B局限于只引进西方先进科技C外国资本的挤压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9、洋务运动没有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只重军事不重经济B没有兴办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C没有触动封建制度D没有大力宣扬西方思想文化10、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不包括()A明清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B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C受外商企业的刺激D洋务运动的诱导11、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A西方技术的传播B重商思潮的影响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D改良思想的推动12、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出现于()A洋务运动期间B甲午中日战争后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解放战争期间13、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其特点是()A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D中国工业产品大量出口14、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发展局面形成有利因素,不包括()A帝国主义列强无暇东顾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C民族资产阶级的倡导和努力D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矛盾15、1914年至1919年的历史事实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严重障碍是()A封建专制主义的压制B帝国主义的侵略C官僚资本主义的排挤D国民素质低下16、下表是英美日三国对华贸易所占比重的变化,表中反映一战中和一战后初期()国家1913年1918年1921年英国11.4%8.5%11.8%美国7.6%12.5%17.3%日本19.7%38%25%①英美日是侵华的主要国家②中国对外贸易显著增长③美日在华争夺十分激烈④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③④1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做了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A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B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性质C资产阶级力量弱小D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18、抗战期间,下列不属于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经济掠夺方式的是()A委托经营B军管理C租赁D战时体制17、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是在()A国民大革命时期B十年内战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