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渔业品牌建设路径分析摘要。近年来,产品的品牌竞争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流。渔业品牌化对现代渔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洪泽湖地区渔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地方特色品牌和产业驱动力的农业品牌建设路径,因地制宜,以科技为支撑,以渔业文化建设为核心,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打造地方品牌特色,发展龙头企业,建设全新的洪泽湖渔业品牌。以期打造洪泽湖知名品牌,推动洪泽湖渔业产业经济大发展。关键词:洪泽湖;渔业产业;品牌建设一、基本情况作为“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位于XX省淮海下游地区,西承淮河,东接苏北总渠和入江水道,联通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具有极佳的地理位置。洪泽湖区属于暖温带,受季风气候影响,洪泽湖地区降水量充足,四季分明,且洪泽湖水水质属于中富营养性,对养殖大闸蟹、甲鱼、鳜鱼、银鱼、青虾等水产品十分有利。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水产品市场竞争都十分激烈,因此这就要求水产品必须具有更高的质量和卫生安全。目前,产品的品牌竞争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主流。渔业品牌化是现代渔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品牌建设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全方位提高渔业发展水平,确保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这一目标。全面实施品牌战略,挖掘水产品国内外市场的潜在竞争力,推动当地渔业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渔业发展的一个常态。阳澄湖大闸蟹是渔业品牌建设成功的一个范例,在仅有3.2万亩的产地中,其年产总值可以达到3亿元。20XX年苏州政府为了恢复水面环境,改善水质,终止水面租赁大大减少了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面积。洪泽湖大闸蟹作为洪泽湖渔业的支柱产业,对洪泽湖渔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抓住该机遇,打造洪泽湖大闸蟹的知名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带动相关产品产业的发展,推动洪泽湖渔业产业经济大发展。二、洪泽湖渔业产业发展现状自古洪泽湖就出产大闸蟹,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但第1页共5页洪泽湖大闸蟹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对洪泽湖渔业发展存在重要影响。(一)生产分散、养殖缺乏科学性。洪泽湖原产地品牌缺少产品化运作,渔业从业者大都是分散作业,彼此间缺少交流。在这种分散作业的模式下不易达成相互合作的目标,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作业模式。这种状况对提高本地区的竞争力,对本地知名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阻碍作用。XX省各地区养殖水平差异显著,层次不一,位于经济欠发达苏北地区的洪泽湖大闸蟹养殖尤为突出。XX省内河蟹养殖面积约为400万亩,产量约为29万t,产量约占全国50%,而洪泽湖产量占全省的10%,产值却仅占1.6%。同时在政府“走小路、奔小康”的政策影响下,洪泽湖渔民沿湖大肆圈湖养鱼养蟹,导致养殖围网缺乏整体的科学规划,先天畸形。(二)品牌意识淡薄,品牌附加值低。受多年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都把商标等同于品牌,对于品牌的概念和意识比较模糊。水产品的优劣判断,消费者大多只从外观上进行分辨,没有较高的品牌需求。目前,洪泽湖虽然注册了很多的水产品商标,但省内外知名名牌不多,消费者认知度不高。洪泽湖养殖面积为25万亩,年产量为2.5万t,产值为3.5亿元;太湖养殖面积为4.5万亩,年产量为2700t,年产值为4.5亿元。阳澄湖养殖面积为3.2万亩,年产量为2000t,产值为3亿元;将洪泽湖、太湖和阳澄湖这三者数据比较,可发现洪泽湖养蟹面积和产量是太湖、阳澄湖的10倍左右,但洪泽湖的亩产值却仅有太湖、阳澄湖的1/10。这充分说明了洪泽湖的地域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闸蟹的产品附加值低。(三)特色不明显,知名度低。虽然“洪泽湖大闸蟹”被农业农村部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并荣获“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称号,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实现了质的飞跃[1],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本地区在注册商标时,水产品相仿,特色不明显。如对大闸蟹注册的商标有很多,但是品牌类似,缺乏真正的特色和文化内涵,消费者的认可度低,也直接使其在水产品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在水产品市场中,一旦提及大闸蟹,人们所熟知的都是阳澄湖大闸蟹、太湖大闸第2页共5页蟹,而洪泽湖大闸蟹只被本地区和附近地区的人所熟知,知名度过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