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考核申请书胡丽芳.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3.(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1、一立足于面向21世纪的知识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2、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方法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对科学精神的塑造,科学知识的获得,科学方法的实践,科学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创造思维能力、探究与发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3、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发展需要及学校办学目标开设校本课,形成五个方案,即:学生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发与实践方案,学生社区活动实施方案,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特长学生培养方案,开发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校本课程,实现学生主体性价值,以实现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使学生特长更好地发展。9、通过组织教师参与学校课程、教材开发和建设,使他们增强主体意识,激化潜能创造性,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教学水平。做到:制订教师培训方案,教师培训管理办法,编印教师学习心得文集,培养出数名在省内有较高声誉的名师。5、在校本课程的开设实践中,不断认清它的地位与作用、编制原则、价值取向、教材编写规律、课程管理与考核办法,处理好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系,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每学年组织教师、各课题组撰写论文或实验报告,编印论文,实验报告汇编。摘要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校本课程开发中确实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考察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调查,运用历史文献研究、第1页共11页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分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包括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开发带来的课程管理上的变革,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和策略及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借鉴的相关理论等内容。力求在分析和综合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校本课程开发的明确界定,并阐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一些带有全局性意义的基本联系。第二部分:校本课程开发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根据文献研究,佐以在XX市的调查,在概述国外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之后,着重说明了国内校本课程开发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其归纳为十个方面,力求达到一种比较全面的认识。第三部分: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对策的论述没有采用与问题一一对应的“算法”化的方式,但力求体现当代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的趋势,力求体现学校教育和教育管理的新理念,力求不使对策分析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总之,力求以一种较为广阔的视野来讨论对策问题。前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对原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大突破和适应时代的超越。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①早在20世纪70年代,校本课程开发就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但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所有国家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和问题。有些困难和问题是大多数国家共有的,有些则是不同国家独有的。我国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水平差距较大,校本课程开发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就更为复杂。我国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最近几年也有大量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但大多数都属于理论层面的研究,对实际情况缺乏深入调查。因而所设想的实施方案在解决问题的对策第2页共11页时针对性不强。笔者在研究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基础上,实地调查了XX市一些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状况,从中引申出两个相互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