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两区”建设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摘要】对弱势地区的金融支持是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重点问题之一,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题。本文以XX省“两区”建设为例,系统考察湖北弱势地区金融支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运用代表性地区恩施州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论证在弱势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所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支持湖北“两区”建设的建议。【关键词】两区建设;金融支持;实证分析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的改革试验正在向纵深推进,中部城市圈的试验价值日益凸显。上世纪80年代初以四大经济特区及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为先声的开放试验,为我国积累了宝贵的外向型发展经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变革,更成为今日中国成功转型的最可宝贵财富。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开放”为主的改革试验已不能满足中国的发展要求,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过大,以及资源环境的不可持续性,成为当下中国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对于试验区的要求,开始向综合配套试验方向转移。湖北也适时地提出要大力建设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下文简称“两区”)。从总体来看,湖北的弱势区域主要集中在鄂西的武陵山和鄂东的大别山。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的湘鄂渝黔边境邻近地区,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而地处中部的XX省的一些相对较为落后的县市也被纳入了试验区,包括湖北恩施州的8个县市和XX市的长阳、五峰二个自治县。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包括了XX省内环大别山山脉的XX市XX县第1页共4页区、XX县区,随州市的广水市,XX市的所有县市和XX市的XX县区、XX县区、XX县区等县(市、区)。造成“两区”成为湖北发展的弱势区域有着地理自然、历史文化、政策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而金融在这些地区的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主要讨论和分析武陵山试验区和大别山试验区这两个区域的金融服务需求和金融服务支持问题。二、湖北“两区”建设缺乏金融支持湖北地区发展不平衡,“一条腿短,一条腿长”的问题十分的突出。弱势地区经济金融水平总体上严重滞后于相对湖北较发达的地区,不同地区之间经济金融发展很不平衡,发展水平和结构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弱势地区经济发展滞后20XX年,湖北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96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4.39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2677元。而处于武陵山试验区的恩施20XX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598元,同样,处于大别山试验区的黄冈的20XX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928元,这两个地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弱势地区的发展水平与省内较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就XX市来说,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黄冈的4.68倍。(二)弱势地区产业结构落后(见表1)20XX年,XX市三次产业结构为3.23:46.36:50.42,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很小。而处于弱势区域的黄冈和恩施近年来虽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于第一产业,但是第一产业仍然处于其地区经济很重要的地位,20XX年黄冈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29.5%,恩施第一产业的比重也达到了23.91%。湖北弱势地区农业所占比重相当高,工业化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由于农业相对于其他产业增长率最低,而其占弱势地区比重高,所以其增长速度缓慢拖了弱势地区经济增长的后退。(三)弱势地区投资总量偏低,内需动力不足20XX年湖北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为7866.89亿元,而黄冈和恩施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7.03%和第2页共4页0.63%。且弱势地区地方财政拮据,收支不平衡,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和XX省比较起来差距都不小,所以,资金来源有限,投资不足已成为弱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四)弱势区域缺乏优质信贷载体、制约信贷投入弱势区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业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弱势地区企业大部分处于创业初期,自身实力较弱,产品品种单一,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企业规模小、固定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