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与定义示范教案\s\up7()教学分析向量的数量积有着明确的物理背景和几何意义,与距离、角度紧密相联,它是度量几何学的基础.如何度量距离和角度是几何学发展的两个强大动力.向量的数量积使度量几何上升到一个崭新的层面,使人们能更有效地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向量的数量积已成为研究几何度量的强有力的工具.这是一个好定义,它不仅满足人们熟悉的运算律(如交换律、分配律等),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更加简洁地表述几何中的许多结果.向量的数量积是一种新的向量运算,与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运算一样,它也有明显的物理意义、几何意义.但与向量的线性运算不同的是,它的运算结果不是向量而是数量.三维目标1.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理解投影公式al=|a|cosθ的意义和作用.2.掌握数量积的定义、几何意义和5条基本性质.3.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叙述表达自己解题思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教学难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其5条基本性质.课时安排1课时\s\up7()导入新课思路1.(实例引入)在物理课中,我们学过功的概念,即如果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产生位移s,那么力F所做的功W可由下式计算:W=|F||s|cosθ其中θ是F与s的夹角.我们知道力和位移都是向量,而功是一个标量(数量).故从力所做的功出发,我们就顺其自然地引入向量数量积的概念.思路2.(类比引入)前面我们已学过,任意的两个向量都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并且两个向量的和与差仍是一个向量.我们结合任意的两个实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零)运算,就自然地会想到,任意的两个向量是否可以进行乘法运算呢?如果能,其运算结果是什么呢?由此展开新课探究.推进新课(1)如图1,一个力F作用于一个物体,使该物体位移s,如何计算这个力所做的功?图1(2)怎样理解两个向量的夹角?它的范围是多少?(3)什么是向量在轴上的正射影?其结果是什么?(4)怎样理解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a·b的运算结果仍是向量吗?活动:由于图示的力F的方向与位移方向有一个夹角θ,真正使物体前进的力是F在物体位移方向上的分力,这个分力与物体位移距离的乘积才是力F做的功,即力F使物体位移s所做的功W可以用W=|s||F|cosθ计算.其中|F|cosθ就是F在物体位移方向上的分量的数量,也就是力F在物体位移方向上正射影的数量.以计算力做功为背景,我们引入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力做功的计算,涉及到两个向量夹角和向量在轴上射影的概念.下面对这两个概念给予较精确的阐述.如图2,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图2),作OA=a,OB=b,则∠AOB称作向量a和向量b的夹角,记作〈a,b〉,并规定0≤〈a,b〉≤π,在这个规定下,两个向量的夹角被唯一确定了,并且有〈a,b〉=〈b,a〉.图2当〈a,b〉=时,我们说向量a和向量b互相垂直.记作a⊥b.在讨论垂直问题时,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垂直.对于向量在轴上的正射影问题,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观察图形探究.已知向量a和轴l(如图3).作OA=a,过点O,A分别作轴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O1,A1,则向量O1A1叫做向量a在轴l上的正射影(简称射影),该射影在轴l上的坐标,称作a在轴l上的数量或在轴l的方向上的数量.图3OA=a在轴l上正射影记作al,向量a的方向与轴l的正向所成的角为θ,则由三角函数中的余弦定义有al=|a|cosθ.关于向量的数量积(内积)的定义,这是本章的核心部分,教师首先强调其定义:|a||b|cos〈a,b〉叫做向量a和b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a·b,即a·b=|a||b|cos〈a,b〉.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这个定义,共同得出:(1)两个向量a与b的内积是一个实数,可以等于正数、负数、零(如图4).图4(2)若a为零向量,则|a|=0,从而a·b=0,故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0.(3)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两个向量之间的一种乘法运算,它与数的乘法运算有本质的区别,书写时要严格区分,不能把a·b与a·b混为一谈.根据向量内积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向量内积有如下重要性质:(1)如果e是单位向量,则a·e=e·a=|a|cos〈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