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7.2静电现象教案 苏教版VIP免费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7.2静电现象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1/3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7.2静电现象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2/3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7.2静电现象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3/3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7.2静电现象教案苏教版课题二、静电现象课时1备课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知道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也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3)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4)能利用原子构成的知识对摩擦起电现象做初步解释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活动的过程。(2)在探究活动中,能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感知丰富的微观世界,体会人类在揭示微观世界奥秘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知道这种探索还要继续进行下去。(2)发展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重、难点重点:摩擦起电难点:摩擦起电的实质教具塑料尺、玻璃棒、丝绸、毛皮、橡胶棒、小纸屑教师活动及方式学生活动及方式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子,那么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吗?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化合物分子。如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由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单质分子。原子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原子可以再分吗?摩擦起电和两种电荷活动:7.4摩擦起电将手边的塑料尺在自己的头发上多摩擦几下,后靠近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走进分子世界内容。学生回答:可以吸引小纸屑小纸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经过摩擦后的绝缘题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活动:7.5两种电荷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那么是不是说所有的物体所带的电的性质是一样的呢?1、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2、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3、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你会看到什么现象?通过上述现象,你觉得带电体所带的电荷是一样的吗?科学家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究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大量实验表明:不同材料的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都只有两类:一类是正电荷,一类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原子构成初步及对摩擦起电的解释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并用实验证明了电子的普遍存在,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那么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学生阅读书中P30,第二段文字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原子的构成是怎样的?2、电子和原子核都带电,那为什么我们平时在拿物体的时候没有触电的感觉呢?学生回答:相互排斥学生回答:相互排斥学生回答:相互吸引学生回答:不一样学生阅读书中P30,第二段文字内容并回答问题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的。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正负电荷相互抵消,所以原子呈电中性,所以原子构成的物体也呈电中性。不同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差就失去电子,反之就得到电子,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其实质是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的。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正负电荷相互抵消,所以原子呈电中性,所以原子构成的物体也呈电中性。不同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差就失去电子,反之就得到电子,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本课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那些知识?布置作业:P30WWW.1、2电子的转移。学生自主总结教学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7.2静电现象教案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