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物质的密度》教案新人教版主备人课型新授验收结果:合格/需完善时间年月日分管领导课时1第周第2课时总第26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密度,密度的国际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2.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3.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4.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利用密度公式求解某种物质密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评价标准2.师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应3.建立密度的概念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引入新课讲台桌上放着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问:1.这里有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2、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就是物质的不同的特性。根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3、我们桌上放的两个物块,一个是塑料块,一个是铁块,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问: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提出猜想“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相同的”回答讨论与交流:(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分别选取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铁块和塑料块(铁块和塑料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如何验证?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得到的数据填入书中的表格中.教师巡迴检查、指导.把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后,填写在下表中:师生共同得出实验结论: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不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相同/不相同)的。1、建立概念:质量有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板书1]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2、[板书2]密度的公式:=m/v其中表示密度,m表示质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算出每个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加以比较。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测出3个体积不同的铁块的质量与体积;分别算出每个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量,v表示体积3、[板书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为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单位有时用克/厘米3,符号为g/cm34、密度的测量:师:在设计测量物体密度的时候,要测量质量和体积,测量质量的工具是托盘天平,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学生分组实验师:请大家把测的数据与课本的密度表中的数据比较,看看结果怎样?如果不同,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巩固练习小结:你学到了什么?测的数据基本接近,出现的误差可能是由于用量筒测量体积出现的小结(教学反思):学生对密度的概念很陌生,如何建立密度的概念能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是本节的关键。类比速度的比值定义法来定义密度,学习公式、单位、及物理意义,对于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板书设计:5.3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1、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2、密度的公式:=m/v其中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为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单位有时用克/厘米3,符号为g/cm34、密度的物理意义5、密度公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