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教案新人教版主备人课型新授验收结果:合格/须完善时间年月日分管领导课时1第周第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习根据探究目的制定探究计划和选择实验需要的器材2、通过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初步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评价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意义、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难点通过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的意义、方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透镜可分为和两种。(1)凸透镜(又叫透镜)是中央,边缘的透镜,对光有作用。焦点F自主学习光心o焦点F焦距f(2)有关概念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的直线,简称。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点,用表示。一个凸透镜有个焦点焦距: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用表示。光心:凸透镜的,用表示。二、科学探究过程:凸透镜成像规律1、有关概念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字母表示。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用字母表示。2、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老人使用的放大镜(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也能成倒立、放大的像(通过投影仪可看到)。那么凸透镜成像有何规律呢?(2)猜想与假设:改变凸透镜与物体间的距离(),可以得到不同地像,那么物体、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否会影响凸透镜成像的情况?(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根据下图可知,需要准备的器材有:凸透镜、、、光具座等。(4)进行试验与收集数据:将实验器材按蜡烛、、的顺序放置,并使光屏的中心和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这是利用原理。利用前面的办法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蜡烛火焰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分别是一倍焦距之内、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二倍焦距处时、二倍焦距之外时所成像的情况以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焦距(f)物距放大或像的正倒像的虚实像距(v)(u)缩小(5)分析与论证:将每次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时,成、、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的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处时,成、的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像。小结(教学反思)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