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这一节的内容贯穿了高中生物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学习遗传与分化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本节课的3个部分内容:核酸的种类、核酸的分布、与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在以后学习DNA的复制和生物遗传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二.学情分析总的来说,高一学生面临“初高中知识及学法的转折”,学生整体上呈现“两头尖,中间大”的多层次特点,因此,要注重初高中知识及学法的共性及个性,同时要求因材施教。具体地说,学生初中对遗传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对遗传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还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核酸的种类。(2)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3)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2.能力目标(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2.DNA和RNA的区别。难点: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五.教具与教法多媒体教学、探究法、启发式教学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引入以利用DNA侦破案件、寻找灾难死难者或者亲子鉴定为例子,并以问题作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1、DNA是什么?2、为什么DNA能比较精确地定位一个人的身份?3、你还了解那些关于DNA鉴定的应用?(二)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阐述核酸的种类:DNA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是核酸的一种,还有一种叫做核糖核酸的物质,简称RNA。这两种核酸就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核酸与生物的遗传、变异、蛋白质合成有重要的关系(为后面的留下伏笔)实验:使用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观察DNA、RNA在细胞的分布。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但是叶绿体、线粒体中也有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播放《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的视频)。看完这个视频我们了解到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补充: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三)核酸是由核甘酸连接而成的长链为什么核酸很储存遗传信息呢?那还得从学习核酸的结构入手。(设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阐述核酸的结构:核酸也象蛋白质一样,是一种大分子,而且也是由一种叫做核苷酸的小单位组成的。(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彩图中的两种核苷酸,展示问题)1、核苷酸的化学组成是什么?2、组成DNA、RNA的核苷酸分别是什么,它们的主要差别是什么?3、核苷酸之间是怎么样连接的?4、DNA、RNA分别还有什么碱基础?5、尝试作出假设,为什么核酸能储存遗传信息?(四)归纳与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更正和总结:核苷酸的共同点是一分子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碱基组成的;组成DNA的核苷酸是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是核糖核苷酸;核苷酸之间是通过磷酸与五碳糖交替连接而成的;4、DNA的碱基是A、T、G、C(如何去去记忆),RNA中U代替了T;5、DNA和RNA上4种碱基就好像4个字母,可以记载任意长度的内容。用图表比较DNA、RNA的差异;理顺DNA、RNA、核酸、核苷酸、碱基之间的关系。八.布置作业优化设计九.板书设计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组成元素:C、H、O、N、P。二、类别: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三、分布: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原理:甲基绿把DNA染成绿色,吡罗红把RNA染成红色;盐酸能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并促进DNA与染色体的分离,便于染色。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四、基本单位:核苷酸——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A、G、C、T)。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磷酸、核糖、含氮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