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二)本课时为必修2的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一节《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第二课时。本课时主要由“精细胞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比较”“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曲线的绘制”“受精作用”三部分内容构成。减数分裂是细胞增殖知识的延续,尤其与有丝分裂间的比较和图形辨析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之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这一内容还与以后学习遗传学知识密切相关,特别是学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变异中的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组、多倍体、单倍体等内容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运用细胞减数分裂的模型,阐明遗传信息在有性生殖中的传递规律,比较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科学探究】观察处于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细胞,结合减数分裂模型,描述减数分裂的主要特征。重点: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物质含量的变化、受精作用。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物质含量的变化。一、比较精、卵细胞形成的异同1.以精细胞的形成为例复习减数分裂过程图片展示请学生回答相应的特点和细胞名称等。二、比较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展示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比较精、卵形成过程的差异时期:后期Ⅰ、后期Ⅱ;特点: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三、减数分裂相关知识小结1.分析比较精(卵)原细胞和雄(雌)性个体形成生殖细胞种类的差别思考:(1)1个精原细胞什么情况下能产生4种精细胞?(2)人体精子和卵细胞的产生场所分别为?2.绘图:以2n=16的细胞为例,绘制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数量变化(1)染色体数目的变化(2)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3)核DNA数目的变化(4)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变化(5)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3.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材料:两种颜色的橡皮泥、白纸、4根铁丝四、受精作用1.介绍卵细胞的构成2.受精作用3.多胞胎介绍单卵性多胞胎和多卵性多胞胎的不同减数分裂为产生生殖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复杂而抽象,回顾第一课时的减数分裂,有助于学生强化精细胞的形成过程,且有助于理解精、卵细胞的异同。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直观而有趣,应充分发挥模型的作用。本节的易错点是减数分裂中各种曲线的绘制以及图形的识别,在课上及作业中要多加关注。减数分裂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可能,通过变异来源及结果的分析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