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明治维新第一节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教学目标1.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陷入半殖民地危机等基本史实。2.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重点难点1.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2.《日美亲善条约》的影响。3.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教学方法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教法与学法导入:“明治维新”的概念:“明治维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1)狭义的“明治维新”指1868年日本倒幕派推翻德川幕府,建立明治政权(1868年1月3日,倒幕派以天皇名义颁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告废除幕府制,设立以天皇为首的政府)。(2)广义的“明治维新”是指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全过程(一般认为是1853年-1890年)。史学界将1868年的明治维新作为日本近代史的起点。而—般关于明治维新的教学与研究,指的都是广义的明治维新。本专题包括三节内容:一是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二是明治维新的举措;三是迅速崛起的日本;第一节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史料介绍: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德川家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幕府的形式实现的。——德川幕府统治的构成:(1)天皇:享有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实权。(2)幕府将军:掌握实权。将军也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3)大名:藩的首领,(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4)武士:将军与大名养着的自己家臣。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这些武士一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的用心爱心专心特权,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德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义、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为其效力和卖命。——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国家的结构特点是幕藩体制(即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课前预习】1、幕府统治末期,由于_____________的提高,日本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_____________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2、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日本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全国商品流通网络;_________资本和__________资本发达起来;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资本主义的_____________普遍发展起来;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兴的阶级。3、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国家,农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而且城市中经常发生_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___起义显示了幕府统治的危机。4、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____________率领舰队驶入日本______________;1854年3月,日本被迫签订了________________。而这一事件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打开了日本的国门,从此日本彻底结束了____________的状态。5、面对民族危亡,日本国内出现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争论,幕府政权采取______________的高压恐怖政策,兴起了“__________”,打破了改革派____________的幻想,并促使他们开始了武力推翻幕府统治的________________。教学:一、历史背景: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幕府统治危机)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一框题)(1)原因:生产力的提高,日本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2)表现:①城市: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发达,形成江户、大阪、京都三个中心,并开始参与藩政。②农村:商品经济也渗透到农村,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A.经济较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普遍发展起来。B.有些商人组织资本主义性质家庭手工业或直接投资手工工场。C.一小部分兼营手工业的农民,开始使用雇佣工人,扩大自己的作纺。③这些人在经营商业、高利贷或资本主义家庭劳动同时,还投资于土地,变成新兴地主。【探究一】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对日本社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