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内容摘要]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希腊出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然而,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在神学的束缚下,人文主义被泯灭。14到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复兴,而此后发生的宗教改革则使得人文主义得到发展,17、18的启蒙运动则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高峰。[关键词]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被压制、复兴、发展、高峰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对学生来讲比较难理解,比如,第六课文艺复兴、第七课宗教改革、第八课启蒙运动都比较难学。在此,我简要谈谈自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以期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帮助。人文主义即人本主义、人道主义,英文:humannism。那么西方人文主义精神是怎样出现和发展的呢?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对神的敬畏和崇拜成为人类社会早期共有的现象。公元前5世纪,在古代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使得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所以智者学派以及苏格拉底等哲学家越来越关注人和人类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比如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则进一步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些思想标志着古希腊出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萌芽。然而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基督教神学垄断了一切,人文主义思想被压制在古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的过渡过程中,基督教文化兴起。最初,基督教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到了4世纪初,基督教逐步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基督教转而托庇于新兴的日耳曼封建王权,可见他逐步为封建统治服务,本身也是封建主。所以,西欧的封建主分为教会封建主和世俗封建主两类。11世纪时,基督教会分裂,后来分别成为东正教和天主教,活动范围分别主要是在欧洲的东部和西部地区。天主教的领袖是罗马的主教,后来称教皇教皇在罗马建立了天主教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称为教廷。由于天主教教义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比如其宣扬原罪说和灵魂救赎说,要求人们忍受现实的苦难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还宣传禁欲主义,体现了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遏制人的自然需求;再加上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所以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罗马教皇确立了对西欧封建的大一统的神权统治。在经济上,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并向民众征收什一税,教会还通过兜售赎罪券等方式搜刮钱财。在政治上,罗马教廷鼓吹教权高于王权,干涉各国世俗事务。在思想文化上,基督教文化垄断了一切。总之,天主教会在西欧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精神帝国,而其宣扬的神学成为封建统治的理论武器和精神支柱,近代以来成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人文主义思想也受到压制。然而这一切在14、15世纪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天主教神学的枷锁被打破,人文主义思想复苏。14、15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正在形成。为了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强烈要求打破封建制度的束缚,于是首先把矛头指向了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即天主教神学。由于他们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因此称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内容比较难理解和掌握,同学们可以把握好其基本精神。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是尊重人和人性。即反对以神为中心,主用心爱心专心张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尊重人性,即尊重人的自然需求,追求现世的幸福和物质享受。文艺复兴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关注人和人周围的世界,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而此后发生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则使人文主义得到发展。文艺复兴使人们破除了对天主教会的神学迷信,然而天主教会却越来越来腐败。经济上,除征收什一税外,还增加各种杂税,比如兜售赎罪券。再加上繁琐的宗教仪式。这些都阻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引起资产阶级的不满。天主教会对世俗权力的干预也引起了各国国王和贵族的不满,另外天主教会的压榨更激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于是以资产阶级为首在政治领域又掀起一场反对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