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研究液体的压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节课在《课程标准》中没有具体的要求。但这一节课是很好的探究素材,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体现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2、了解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整堂课的学习中,通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2、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教学难点:液体压强的特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通过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归纳、推理、总结得出结论。教学用具:液体压强的演示装置、水槽、U形管压强计、连通器、水等教学过程:一、创设物理情景,引入新课水中的气泡越上升变的越大渔民们发现,带鱼刚从海里被捕捞到船上差不多已经死亡了,为什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上述情景中蕴含着什么物理知识?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二、新课教学(一)、液体压强的产生老师演示实验:用塑料袋装水时,它会胀起来,让学生感知液体会产生压强,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①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底部有压强。②老师用钉子从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侧面有压强。如果塑料袋子装的是别的液体,实验现象是一样的。说明: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压强。(组织学生讨论)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底部有压强;液体跟固体不同,有流动性。容器壁阻挡着它流动,它就会对容器壁有压强。③用侧壁开有几个小孔的筒装有水,让学生观察到水从小孔流出来,且处于不同位置的小孔流出来的水的射程都不一样,用液体压强计测出不同深度的压强大小,让学生感知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对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水的内部是否有压强?、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教师讲述:测液体内部压强需要用压强计结合课本介绍压强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2、学生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3、引导学生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归纳,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4)在相同深度,液体的压强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评估:今天的实验只能到此为止。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实验:①实验设计有无不合理的地方?②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③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三)、知识应用引导学生阅读书上材料,了解液体压强特点的应用。三.小结归纳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