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备课资源●历史回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许多人认为,战争部分地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危机期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各国货币竞相贬值,每一个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国际经济呈现出—种无政府状态。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法西斯上台,并发动了重新瓜分世界的侵略战争。因此,防止战争爆发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一种稳定的国际经济体系,引导世界范围的经济繁荣并稳定资本主义的民主和政治。而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实力空前增强,它的黄金储备占到资本主义世界储备的74.6%,出口贸易占32.5%,它还是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所以美国想依靠它的经济优势,在战后建立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新体系。要组建战后国际经济新体系,关键在于建立一个稳定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货币体系,早在1941年,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就指示其助手哈里·德克斯特·怀特为建立战后国际货币体系草拟计划。1943年4月7日,美国政府公布了由怀特拟定的“联合国家外汇稳定基金”方案。该方案提出建立一种与美元发生联系并有固定含金量的国际货币单位——“尤尼它”,它可与黄金相互兑换,并可在成员国之间自由转移。“怀特方案”的各项规定表明,美国政府想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取得战后国际金融的主导地位。在首先取得英国的支持后,1944年7月1日至22日,44个国家的代表共730人,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以“怀特方案”为蓝本讨论建立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1945年12月27日,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44国中的22国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国是这两个机构的创始国,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两个机构中的合法席位先后恢复)。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但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其国际收支开始趋向恶化,出现了全球性“美元过剩”情况,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开始大量外流。到了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尼克松政府被迫于这年8月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日本、加拿大等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不再承担维持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美元也不再成为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已全部丧失,该体系终于完全崩溃。但是,由布雷顿森林会议诞生的两个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在世界贸易和金融格局中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布雷顿森林会议还决定成立一个国际贸易组织,并为此制定了一个《关贸总协定》。但因为美国国会没有批准美国加入国际贸易组织,国际贸易组织没能成立,而《关贸总协定》却被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于1947年通过以促进国际贸易,这23个参加方就成为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政府非法退出了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从1947年至1994年共举行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为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第8轮谈判(即乌拉圭回合)还于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签署了《世界贸易组织协定》。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关贸总协定的历史使命随即宣告结束。中国自1986年申请重返关贸总协定以来,为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进行了长达15年的努力,终于于2001年11月加入世贸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如何确立美元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中心地位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以及两个附件,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一种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