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三维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联合国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打开新局面的原因及三大重大外交成就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学习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对中国和世界国际关系的影响。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分析图表问题探究情境再现历史比较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基本准则。通过对本节课三个主要事件的讲述,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中日关系的改善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访华;《中日联合公报》的发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署。新时期外交建树开展以联合国为积极中心的多边外交,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通过分析国内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与我国国际地位提高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论从史出问题探究概括阐释独立思考【教学重点】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教学难点】不同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这一时期外交成就的文字与影视资料用心爱心专心1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结合本节课资料较多的特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我国外交成就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这一时期我国外交成就的历史意义奠定基础。让学生在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拓出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新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舞台。请大家回忆一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得这些成就最根本的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成就略)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它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出发点。它引领中国不断地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由此导入新课---70年代打开外交新局面。【讲授新课】一、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原因【合作探究】简述中国与联合国之间关系并说明为什么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能挥发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按照国际惯例公认的原则,台湾国民党集团在联合国的代表已经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与事实的根据,应该立即从联合国所有机构中排除出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致电联合国要求取消国民党集团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新中国的要求得到苏联、印度等国家的支持。由于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极力阻挠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新中国成立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得不到恢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在联合国中逐年增加亚非会员国,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赞成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国家也越来越多,美国操纵联合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局面已无法维持。(建议学生阅读112页的[历史纵横]中的有关内容,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认识与加深理解。)2.概况1971年9月20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在美国纽约开幕。10月25日大会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驱逐台湾的提案进行了投票表决。投票表决的结果是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大会以压倒多数的优势通过了这一提用心爱心专心2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