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声现象复习课题第2课时声现象复习课时1课时课型复习课作课时间月日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重点以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声音的三种特性及决定因素为主要内容展开分析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了解声速的影响因素,记住声音在15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3、了解人耳感知声音的两种方式;4、了解乐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了解各种乐器的发声5、、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6、了解有关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声音发生和传播难点回声测距离教学策略选择及设计讨论式、启发式。学生学习方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具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产生声源正在______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原因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________,但声音不一定消失声现象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________不能传声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__的形式向周围传播,称为________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而被________回来,形成回声声速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________及________有关。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________传声最慢,________传声最快;②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点拨](1)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因此,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超过17m时,人才能区分回声与原声,否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2)回声测距:如测海深或障碍物距发声体有多远,测量原理:s=12v声t。考点2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概念声音的______声音的_______声音的品质决定因素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频率越高,音调越________①发声体的______,振幅越大,响度越________;②距发声体的________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赫兹(Hz)相关说明①物体振动的快慢用________来表示,单位是___________。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低于________的次声波,高于_____________的超声波,人耳都不能听见;②音调变高,响度不一定变大;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关,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③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一般不变,响度会随着声音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考点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定义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考点4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应用:回声测距、B超检查、双耳效应等。2.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应用:声波洗涤、超声碎石等。探究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1(多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月球上的宇航员可直接用语言交谈C.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D.声音在气体中比在固体中传播得快探究2声音的特性例2图2-1是一款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韩红的歌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变式1【2017·南京】如图2-2所示,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老爷爷所说的话是指唱到“高原”的“高”时,要求声音的()A.音调高B.音调低C.响度大D.响度小变式2小明酷爱唱歌,以下有关他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判断正确的是()A.妈妈夸奖他唱歌“声如洪钟”“悦耳动听”,都是指他声音的音色B.小明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腾格尔唱歌,主要是模仿腾格尔声音的音调C.用手做成喇叭的形状放在嘴边唱歌,可以使声音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D.有的歌太高了他唱不上去,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探究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例3【2017·鄂州】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2-3所示的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探究4声学综合例4【2017·内江】如图2-4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