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课标解读时空坐标1.掌握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表现,勾勒时空线索,强化时空观念,初步形成宏观认识。2.精选史料,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20世纪以来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成为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3.选取典型史料,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认识20世纪以来国际贸易、金融发展的变化,理解国际贸易、金融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识点一世界经济的发展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建立(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过程①实施新经济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②斯大林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使苏联工业总产值于1937年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2)表现①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危机。②德国、意大利、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变化(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2)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提高了工业、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部门的生产效率。4.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危机(1)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固有矛1盾。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2)表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5.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①原因:指令性计划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运转不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②结果:改革陷入困境,最终导致东欧发生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经济面临挑战。(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①过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影响:经济飞速发展,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6.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先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并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订经济计划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2)成效: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前期,一些国家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3)存在问题:由于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加上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7.21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1)特点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②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2)中国的应对措施①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②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知识点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1.二战后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1)原因:由于战争与经济危机,各国通过贸易封锁与提高关税保护本国贸易,国际贸易总量因此增速放缓,落后于生产的增长速度。(2)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主导下,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宗旨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作用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3)发展:1995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宗旨各成员力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合理利用世界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和利益,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作用①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间关税的下降和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直接降低了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费用,刺激了有效需求,提高了生活水平②1997年,69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签署了《全球基础电信协定》,电信市场相互开放,大大降低了人们的通信成本③进一步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