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12.1认识内能教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是焦耳。2.能简单描述内能与温度的关系。3.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4.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重、难点教学重点:改变内能的方法。教学难点:内能概念。器材准备装有适量冷、热水的烧杯(400ml)各一只、铁丝一段、压缩空气引火仪、酒精灯、锤子、铁砧、砂纸等。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展示汽车、火车、拖拉机、轮船、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让学生看图比较,讨论交流,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交流、归纳要点:⑴都需要燃烧燃料;⑵最后都产生动力,带动其他机器工作。引导:它们都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出的内能来产生动力的。那么,什么是内能呢?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什么是内能1.阅读课本p22,交流讨论:(1)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对于物体具有内能,你是怎样理解的?(2)同一物体的内能与其温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为什么说“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每小组向全班汇报一个问题;教师及时点评总结。探究点二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1.内能是可以改变的。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可以改变,内能也是可以改变的。2.怎样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1)活动:每个小组准备铁丝、酒精灯、热水、锤子、铁砧、砂纸等,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并实际操作,改变铁丝的内能。学生汇报操作方法,对各种不同方法梳理归类,明确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做功和热传递。(2)分析课本图12——3,12——4,判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3.用做功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演示:压缩空气引火(2)列举生活中的有关事例,并进行分析解释。4.用热传递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及各自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定义:①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叫做传导;演示实验:热传导②对流——靠液体或者气体的流动来传递热的方式叫做对流;演示实验:热对流③辐射——热由物体向外发射出去叫做辐射。演示实验:热辐射(2)阅读课本p24活动2,思考并讨论:图中三种情况各是通过哪种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传导、对流和辐射这三种热传递方式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总结归纳:相同点:热量都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不同点:传导是热沿着物体传递,物体并不运动;对流是靠物体(液体或气体)流动传热;辐射不需要媒介,热直接传递出去。(3)列举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事例。探究点三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例:想办法使手的内能增加,判断是属于做功还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思考:课本p25“想一想”。板书设计12.1认识内能一、什么是内能1.概念2.举例二.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1.活动1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2.活动2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教学反思新课改要让每个孩子获得成功,于是有的老师对于学生所做的一切,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从头到尾都叫好,认为这是不会有问题的。但不知这样做的时候,他们有没有认真思考一下评价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措施。但这不是让教师无原则地叫好,如果声声都叫好,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呢?因此,在学生发言时,教师要抓住那些闪光的地方。就如《内能》一课里的一样,学生采用了老师的方法得出了正确的发现,这当然是好,但我认为真正要为发现弯折粗铁丝的同学叫好,因为他不唯书,不唯师,用自己的法子同样发现了粗铁丝内能增加变热的现象,难道我们不应为他叫好吗?在课改前,有一句话非常流行,“老师,请不要吝啬您的掌声”,那么现在我要说一句“老师,请用好您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