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物理 1声现象复习和总结教案人教版VIP免费

八年级物理 1声现象复习和总结教案人教版_第1页
1/3
八年级物理 1声现象复习和总结教案人教版_第2页
2/3
八年级物理 1声现象复习和总结教案人教版_第3页
3/3
声现象复习和总结(1课时)知识要点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3、回声:声音的反射。回声到达人耳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听到回声至少离障碍物17m。4、怎样听到声音。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们就听到了声音。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5、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用dB表示声音的强度。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与距离有关,同一声源处发出的声音,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声音的特色。决定音色的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辨别声音主要靠区分声音和音色。6、噪声的含义: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7、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大于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大于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大于90dB,会破坏听力。8、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9、声的利用:(1)利用声来传递信息。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声音就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根据声音返回的时间,可以判断障碍物的位置。现在人们用来探测海底的“声呐”装置,医学上的“B超”等,都是利用了回声的原理。(2)利用声波传递能量。如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等。典例分析例1、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B、声源一定在振动C、振动快的物体能够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D、不振动的物体不发声解析:根据物体发声的条件,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没有介质声音不能传播;物体必须在介质中振动才能够发出声音。答案:B,D例2、观察者在看到闪电后5.5s听到雷声,求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通常可取340m/s。实际上雷电是在看见闪电之前发生的,由于光速比声速大得多(约为声速的90万倍),光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5.5s为声音传播的时间。故打雷处与观察者间的距离为:s=vt=340m/s×5.5s=1.9×103m例3、一般男同学说话声音大而粗,而女同学说话小而尖,这里的大小、粗尖分别指什么?解析:要分清我们平常说的声音大小是指响度,粗尖是指音调,一般男同学音调低而响度大,女同学音调高而响度小,成年人的声音比小孩声音的音调低。例4、录音室的墙壁贴有一层松软的材料,有什么作用?解析:物体除了能反射声波,还能吸收声波。特别是软的和多孔的材料,吸收声波的效果很好。播音室的墙壁和地面都要用吸收声波好的松软材料来把室内一些杂音吸收掉,减少杂音对正常音的干扰,提高录音质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物理 1声现象复习和总结教案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