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案【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育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教学重难点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创设情境老师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同学们看,今日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要去森林公园玩。路上有座桥,上面写着限重1吨。(出示课件)。看到这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吨”是什么?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小动物们能过桥吗?……2、了解学习起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关于“吨”的知识,同学们已经有哪些了解?指生回答。(根据几个班的教学实践,每班都有少数学生知道: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有大货车、有的电梯上看到“吨”;还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出示货车图)3、谈话揭题师:同学们对“吨”的知识有不少的了解,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吨与千克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抓住孩子的“童心”,由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去森林公园玩的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确定教学的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二、新授(一)亲身体验,建立“1吨”的概念师:“1吨”到底有多重呢?1、搬一搬(1)师提出1袋10千克的大米,向学生介绍。(2)每组发给1袋10千克的大米,从前往后传一轮,并说说感受。(有的学生说轻,有的说重)(3)让学生选出一名“大力士”来搬大米。看他一次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能搬几袋这样的大米。(学生站着,老师一袋一袋的递加,直到搬不动。要求其他学生喊“加油”,并仔细观察“大力士”的表现。搬后请“大力士”说说感受。)(4)想象推算。让学生想象如搬2袋、3袋……感觉如何?引导推算100袋共重10千克乘以100等于10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2、抱一抱。(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后相互沟通各自的体重和感受。(2)想象:如一起抱2个人、3个人有什么感觉?(3)推算:假如按每人25千克计算,小组4个人共重多少千克?“老师,老师,那我们全班同学加在一起有没有1吨重啊?”一位高个的男生喊道。这时我抓住时机,先引导推算出40位同学约1吨重,再请全班同学起立(全班只36人),还请一位听课的老师加上我自己(共约1吨),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吨物体落地的感觉)3、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约1吨呢?介绍用字母“T”来表示。4、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要用“吨”作单位?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为什么?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吨做单位呢1吨大约等于()头牛(500千克一头牛)一桶油100千克()桶水泥50千克()袋?(1)很多物体重量的总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吨”对孩子们来说是抽象的,通过让学生搬10千克的大米,抱一抱同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推算、估量、想象。并通过“大力士搬大米”、“全班同学加老师跳一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借助“100袋10千克的大米”、“40位同学的体重”等具体实物帮助学生建立起“吨”的概念表象。在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推理和想象帮助学生建立“吨”的概念,同时培育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量能力。](2)很重的物体的重量;小熊400千克小马300千克小牛500千克小鹿100千克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他们能一起过桥吗?谁来回答,限重1吨,他们不能一起桥。(如鲸的体重,大象的体重;厚街标志的雕塑,海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岩公园的石头等)(3)交通工具的载重量;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重量大约是1吨?师:猜一猜,什么叫载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如:电梯的载重量大约是1吨;(大约20个大人)一辆卡车的载重量大约是10吨。假如超过这个重量,就是超载,极有可能出危险。汽车超载不仅毁坏地面,还威胁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杀手”。因此我们平常坐车是要千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