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变阻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2)通过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变阻器的使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动手操作使用变阻器的欲望。学习重点: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以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学习难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教学准备:电路示教版、灯泡、三节干电池、导线若干、铅笔芯(约10厘米长)。教学流程:从列举生活中需要改变音量或改变电灯泡亮度的实例(如:演示旋转收音机音量旋扭可以改变音量、旋转调光台灯的控光旋扭可以改变等的亮度)入手,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创设良好情景,引入“变阻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物演示)目标:(1)了解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2)通过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一)变阻器的工作原理1、演示实验一:由一节电池改为两节电池串联供电,观察灯泡亮度变化,回答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生讨论得出结论:电压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就会改变。2、演示实验二:在电路中加入一段铅笔芯,使连入的铅笔芯长度改变,观察现象生讨论得出结论:改变铅笔芯的长度,使其电阻变化,从而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总结:利用金属夹在铅笔芯上移动来改变电阻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变阻器。变阻器一般分为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两类,重点学习滑动变阻器。3、展示滑动变阻器实物点拨:实验室所用的变阻器也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板书原理。(二)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1.滑动变阻器的结构活动:学生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并回答问题(1)滑动变阻器的构造。(2)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3)铭牌标注的两个数字表示什么物理意义?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活动: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设计实验,思考下面的问题(1)要改变通过灯泡的电流大小,变阻器应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完成电路图。(2)变阻器上有4个接线柱,连入电路时可能有几种接法?(3)这些接法是否都能起到改变电路中电流的作用?学生思考讨论问题,然后师生矫正并加以总结概括。1、为防止刚接通电路时电流过大损坏电路元件,应把滑片置于阻值______处,即_______下方接线柱(远离还是靠近)。2、在滑片移动过程中,每种连接中连入电路的电阻如何变化?有无规律可循?设计一个实验表格,交流评价:各小组分别结合各自的实验结果相互讨论,共同归纳师: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变阻器?试举例说明。生:举例,电视、收音机的音量调节器等。师:补充介绍,展示电位器。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知识点,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内容。2、完成同步练习册板书设计:第4节变阻器1.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2.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等。3.符号:4.使用:①变阻器连接要一上一下串联在电路中。②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