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树立个人品牌企业有企业的品牌,产品有产品的品牌,个人有个人的品牌.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会直接体现在品牌上面。个人品牌包括多种因素,过人的才华只是基础,忠诚才是最重要的。拥有强势个人品牌的人,是企业争夺的对象,这样的人从来不会为加薪、晋升和谋职发愁。个人有品牌吗?当然有。我们经常说某某人敬业、某某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某某人擅长,财务管理等,这就是品牌。当然,顶级品牌是那些被授予“世界上最伟大的销售员”之类称号的人。比如,创下一天销售四辆汽车的乔·吉拉德,以及朝日保险公司的齐竹之助等。要在工作中树立品牌,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比别人更忠诚,品牌不是吹出来的,虽然吹嘘可以在短时间内迷惑一些人,并捞得一些好处。但时间一长,必然原形毕露,拿不出实实在在的业绩,吹得天花乱坠又有什么用呢?“有才华的人常常受到重用,才华是不是个人品牌最重要的内容呢?”有一次,我在某商学院发表“忠诚胜于能力”的讲演时,一位硕士生问我,“才华只是个人品牌中最基本的要素,并不是最重要的内容。”我回答他。我还给他绘制了一张个人品牌金字塔图,忠诚敬业勤奋自动自发尽职尽责正直宽容感恩坚韧追求卓越过人的才华专业知识和技能常识在这个金字塔图中忠诚处于顶层,才华处于最下层.在这个世界上,到处是有才华的人,这些人之所以没有出头之日,原因在于他们除了才华之外,其他方面的品牌太欠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存在这样一种误区:如果我还要在一个单位继续,呆下去,我肯定注重个人品牌的塑造;但如果我要离开了,就没有必要塑造了,因为这种想法,很多人在离职前破罐子破摔,甚至和企业发生诸多不愉快甚至过激的行为。下面这个故事,非常值得持这种错误看法的人读一读。公司要裁员了,杰莉和露茜(qian)都不幸上了解雇名单,杰莉回家后,一整夜没有睡着,第二天更是气愤,逢人就大吐冤情:“我在公司呆了这么多年,平时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平什么解雇我呢?”刚开始的时候,其同事出于同情,还会安慰她几句,可杰莉老是唠唠叨叨,就让人烦了。尤其是她竟然含沙射影,仿佛自己被人陷害了似的,看谁都不顺眼,对谁都没有好脸色,闹得大家谁都怕碰到她,见她来了都远远躲开或绕道而行。杰莉还把气发泄在工作上:“反正我这儿只有一个月,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如干坏一点,让陷害我的人遭受损失,让老板遭受损失。”结果,她做的工作相当糟糕。露茜在看到自己的名字上了解雇名单后,当然也难过了一晚上。但她的态度与杰莉截然不同:“既然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不如给大家留一个好印象。”于是,她反而说自己能力不足,应该淘汰。她不逢人就道别:“再过些日子,我就要走了,不能再与你们共事了,请多保重。”大家见她这么重感情,反而更亲近她了。这让她的心情好多了。在工作上,露茜想法是:在岗一天就应该认真干一天,给公司、老板和同事留下一些好的回忆,即使我走了,也会有夸我想念我。一个月很快到了,杰莉如期离职,露茜却被老板留了下来。老板说:“像这样认真对待工作的员工,正是我们需要的,我们怎么舍得她离开呢?”如何在工作中树立自己的品牌呢?在过去的几年里,通过对数十家成功企业中最优秀的员工进行研究,我总结出“在工作台中树立个人品牌的十项原则”:原则一:攀比能力和业绩,不要攀比工资。很多求职者犯同一个错误,那就是在对方根本不了解他的才能时,要求对方承诺给他高额薪水。让招聘的人觉得他是一个只看重工资、缺乏奉献精神的人。那些已成为公司职员的人,也经常犯着一个错误:攀比工资。当某个人涨工资了,他们便会跳起来说:“经理,你看,某某又涨工资了,为什么不给我涨价?”加薪和降薪,体现的是付出与回报的平衡。如果你没有加薪,你千万不要表示不满,而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在工作中的差距,当你迎头赶上时,你加薪的日子也就到来了。表示不满,常常是不仅得不到加薪,反而破坏了你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领导可能因为你一闹就给你加薪吗?如果给你加了,别人岂不要闹,那领导的工作还怎么做下去。原则二:记住成长的机会比工资更重要。假设有两份工作摆在你面前:一份工作月薪只有500元,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