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六年级《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力目标: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设计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流程一、设疑导入,激发需求课件出示照片。(共3张,有一张是按正常比例的,有两张是变形的。)师:你喜爱哪张照片?为什么?生:第一张因为看起来没有变形,很舒适。师:之所以看起来舒适、没有变形,是因为与数学上的比例知识有关。今日我们就来讨论讨论。(板书:比例)师:关于比例,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自主提问。问题归纳:什么是比例?比与比例有什么不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比例概念的形成1、一放一收:探究为什么每面国旗的形状相同?五星红旗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当它冉冉升起的时候,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教室里,升旗仪式上,天安门前都可以看到鲜艳的五星红红旗师:请同学们比较这三面国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生:大小不同,形状相同。小组合作探究。师:根据给出的国旗长,宽的数据,你们能够想办法试着算一算为什么每面国旗的形状相同吗?学生汇报沟通,发现比值相等的规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板书:60:40=,2.4:1.6=,5:=40:60=,1.6:2.4=,:5=)师:其实不仅仅是这三面国旗,《国旗法》中有明文规定所有国旗长与宽的比必须是3:2,也就是比值必须是,所以我们看到的国旗虽然大小不一样,但形状却是一样的。2、二放二收:什么是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与联系?(1)比例的符号表达及比例的意义。师:三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都相等。我们任意选其中的两个比可以用什么样的数学符号连接?生:等号。学生回答,(板书:60:40=2.4:1.6)师:你能不能也选其中的两个比,组成这样的一个等式呢?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生自主选择并在练习本上写出一个等式。学生汇报,老师板书。(板书:2.4:1.6=5:,40:60=1.6:2.4,5:=60:40)师: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即比例的意义。(将课题补充完整,比例的意义。)师:两个比相等其实也就是什么相等?生:比值相等。(2)、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师: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作比例的项,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师边介绍边板书比例的内项与外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生说黑板上第二个比例中的内项与外项。老师指,学生说第三个比例中的内项与外项。同桌之间互说第四个比例中的外项与内项。师:比除了可以写成上面的这种形式外,还可以写成什么形式?生:分数形式。(板书:)介绍比例的分数形式,并让学生找一找内项与外项。同时老师板书内项与外项。并让学生明白,上面的两个比例其实是同一个比例,只是书写形式的不同而已。(3)、比与比例的的区别与联系。师:比与比例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请同学们三人小组讨论,并完成表格。生汇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看来比与比例之间是有区别的,但它们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三、比例的应用(在练习题的设计上逐步增加难度,既有对本节课知识点掌握情况的考查,也有拓展学生思维的编写比例的练习,还有为后面比例其它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的过渡练习。尤其是在第3题的设计上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只要是相对应的比,都可以组成比例。)1、推断(1)有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2)假如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那么这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3)组成比例的两个比一定是最简的整数比。()2、推断哪组中的两个比比可以组成比例?并把组成的比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写出来。(让学生读题目的要求,并在练习本上写一写。)(1)6:10和9:15(2)20:5和1:43、一辆汽车上午4小时行驶了320千米,下午3小时行驶了240千米。(1)上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2)下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3)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两次行驶路程的比和两次行驶时间的比也能组成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