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委廉政管理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县党风廉政建设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按照全县反腐倡廉工作会议安排,经县局党组研究,决定在县局机关中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要求,本着科学规划、突出重点、齐抓共管、务求实效的原则,对具有人事管理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财务管理权等的重点岗位和责任人员实行风险点防范管理,构建反腐倡廉工作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保障计生队伍的廉政安全和监管安全,保持全局干部队伍的廉洁稳定,为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障。二、目标任务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目标任务是。根据工作实际,紧紧围绕人事管理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财务管理权等重点岗位和环节,通过认真查找风险点、健全完善防范监控措施、强化监督考核和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和减少不廉洁行为与监管责任事故的发生,努力在增强干部队伍拒腐防变和尽职免责的意识和能力、健全源头防止腐败工作的制度和机制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推进全系统正确依法履行工作职责,提升监管服务水平。三、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要围绕制约监督和规范权力运行,紧密结合单位工作实际,突出重要岗位,重点防范“三种风险”、设置“三道防范措施”、实施“四个阶段”、严格做到“五个一”。(一)防范“三种风险”1、思想道德风险。指个人因主管原因和外部环境的不良诱惑而可能产生思想道德问题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放松世界观第1页共8页改造、理想信念动摇;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体、官僚主义;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见利忘义、以权谋私;贪图享受、腐化堕落;阳奉阴违、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软弱涣散等。2、制度机制风险。指单位或部门因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可能导致的廉政风险。主要表现在:对工作实践中暴露出来的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未能及时制定或完善相关制度,致使管理过程中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工作流程出现漏洞;对人、财、物管理等重要事项未能严格按制度办事,致使权利没有按要求规范公开运行。3、岗位职责风险。指个人因不能正确履行岗位职责和行使权力可能导致的廉政风险。主要表现在:不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致使单位、部门或本人及所属人员发生违纪问题;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独断专行或软弱放任;滥用职权,失职渎职,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等。(二)设置“三道防范措施”1、前期预防措施。指针对查找到得廉政风险点,采取廉政教育、公开办事程序、建立完善相应机制、加大监督力度等各种针对性的措施,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主动性和监督制约的有效性。2、中期监控措施。指在前期预防措施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检测、自查、抽查等手段,掌握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党员干部履行职责、廉洁自律情况,即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3、后期处置措施。指针对中期监控风险发现的问题,视情节采取警示提醒、诫勉纠错、责令整改等措施,切实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堵塞漏洞,避免轻微问题演化发展成违纪违法行为。(三)实施“四个阶段”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行循环运行,每年度为一个循环周期,年度内工作在防范“三种风险”、设置“三道防范措施”的基础上,重点分为四个实施阶段。1、计划启动阶段(每年4至5月)(1)宣传教育,广泛动员(责任单位:局领导小组办公第2页共8页室)组织召开“排查岗位廉政风险,建立预警防范机制”专题会议,学习十七大和十七届五次全会精神、《党章》、《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XX年工作规划》、《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在全县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和上级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制定《县县计生系统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细则》。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