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闭孔疝的外科治疗VIP免费

闭孔疝的外科治疗_第1页
1/3
闭孔疝的外科治疗_第2页
2/3
闭孔疝的外科治疗_第3页
3/3
收稿日期:2011-02-28闭孔疝的外科治疗包磊,张励,谢光军,徐敬修(淮安市淮阴医院普外科,江苏淮阴223300)摘要:目的探讨闭孔疝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为单侧闭孔疝,右侧3例,左侧5例,疝内容物全部为小肠,其中3例为小肠壁疝嵌顿,均行坏死小肠切除手术。8例均行疝囊缝合、闭孔管内口修补术,其中1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住院时间为21~32d,平均24d。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闭孔疝术前极易误诊,临床症状不典型和病史采集不全面是造成误诊、漏诊的重要因素。对不明原因肠梗阻表现的患者,如系年老体弱且有多胎生育史者应高度警惕闭孔疝。早期手术是治疗闭孔疝唯一有效的方法;腹腔镜手术是早期治疗闭孔疝的发展方向。关键词:闭孔疝;诊断;手术治疗;腹腔镜中图分类号:R65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194(2011)07-0049-03闭孔疝是指腹膜外脂肪或肠袢由闭孔膨出,偶尔疝也可以沿闭孔血管和神经由闭孔疝出。闭孔疝发病率约为0.073%,在3类骨盆疝(坐骨疝、闭孔疝、外阴疝)中发病率较其他2类较高,男性与女性发病比例为1∶6[1]。因闭孔疝极易嵌顿、坏死,且易误诊为肠梗阻而保守治疗,造成治疗上的被动。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对1995年1月至2010年11月淮安市淮阴医院普外科收治8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本院治疗的闭孔疝患者8例,均为女性,年龄70~89岁,平均体质量(43±0.7)kg,为体弱消瘦型。既往无手术史,发病至入院时间5~13d。其中伴有慢性支气管炎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史者5例,习惯性便秘者4例,长期便秘者1例,2型糖尿病史者1例。既往有类似病史者4例。均有多孕、多产生育史,最少3胎,最多6胎,并有长期营养不良生活史。1.2临床表现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并阵发性加剧、腹胀、恶心、呕吐等急性肠梗阻症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7例,呕吐5例,下腹部压痛7例,尤其以患侧明显,反跳痛3例,肠鸣音亢进4例。3例表现为不全性肠梗阻,腹痛时并患侧腿痛,行腹部X线立位片检查均提示为急性小肠梗阻征象,保守治疗1周症状无明显缓解,行腹部CT平扫均提示耻骨肌和闭孔外肌之间有1个突出的小肠管,遂行剖腹探查,术中证实为闭孔疝。3例伴有腹膜刺激征,行左下腹穿刺,1例抽出淡红色液体,1例为淡黄色清亮液体,1例为淡黄色脓性液体,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证实为闭孔疝,其中1例亦行腹部CT平扫,提示闭孔疝。2例表现不全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遂行腹腔镜下探查术,术中证实为闭孔疝,其中1例腹腔镜下行疝内容物松解+闭孔疝修补,另1例肠管坏死,中转开腹。8例患者术后追问病史,有腹股沟至大腿内侧向膝部放射痛5例,慢性腹痛等不全性肠梗阻表现3例。1.3手术方法剖腹探查切口进腹,探查腹腔脏器,寻及梗阻嵌顿部位,多数疝内容物经适度牵拉均可拉出还纳,若还纳困难,可从疝囊内侧向内、向下切开闭孔管内口环,帮助拉出以避免损伤外上方的闭孔神经、血管,避免肠管强拉致破裂引起感染。认真检查肠管生机,如有肠管绞窄坏死,则行肠切除吻合术并附加腹腔引流术,还纳后将疝囊口缝扎1~2针即可,也可用血管钳夹住疝囊底部,翻转拉入腹腔,缝扎疝囊颈后切除疝囊。对疝囊口较大或闭孔管缺损者,可将闭孔膜与耻骨膜缝合数针以缩小闭孔,也可以用生物网片修补,术中应注意勿损伤位于闭孔管的外后方于腹膜下行走的闭孔神经及血管,修补时也不宜过紧,以免闭孔神经及血管受压。2结果8例患者均为单侧闭孔疝,右侧3例,左侧5·94·实用临床医学2011年第12卷第7期PracticalClinicalMedicine,2011,Vol12,No7例。疝内容物全部为小肠,其中3例为小肠壁疝嵌顿(Richter疝)。肠吻合术6例(包括3例Richter疝),2例嵌顿小肠回纳后血运良好(其中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闭孔疝的外科治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