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第14卷第11期2012年1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OFLIAONINGUNIVERSITYOFTCMVol.14No.11Nov.,2012柱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除嵌顿的滑膜或者关节囊,缓解疼痛等临床症状,体现了“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的伤科正骨原则。当脊椎在充分的放松状态下,再给与适当的手法,则错位的小关节很容易复位,胸椎小关节紊乱就很容易纠正。因此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牵引是复位的前提,手法是复位的继续,两者相结合,用力小,复位轻松,可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其他损伤。◆参考文献[1]张庆掣,郭卫东,柳风兰.针罐配合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399.[2]毛宇非.不同手法治疗颈椎病伴胸椎小关节紊乱41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9):1478-1479.[3]杨克勤.脊柱疾患的临床与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7-58.[4]刘正津,陈尔瑜.临床解剖学丛书(胸部和脊柱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80.[5]郭勇,贾国庆,任玉衡.自制牵引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DSEP观察[J].颈腰痛杂志,2008,29(4):392-393.神经系统疾病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的以感觉、运动、意识、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学虽然没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概念,但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时代,即有许多有关脑髓病证的记载,如“头痛”、“眩晕”、“巅疾”、“痿证”,后世医家随着对脑髓疾病的深入研究,又有了“中风、半身不遂、偏瘫、癫痛”等神经内科疾病概念。虽然中医、西医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和医学术语,但在神经内科学方面,这些术语、概念基本相通,为开展中西医结合奠定了基础。自1958年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研究以来,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几代人的努力,中西医结合在神经内科学方面,无论从病因、病机,还是诊断、治疗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中医与西医治疗方法相结合,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为此本文就近几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成果概况进行阐述。1缺血性脑血管病1.1概述脑血管病是由于各种病因使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病变所致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占80%左右。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由于供应脑的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等自身病变使管腔狭窄、闭塞或在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缺血缺氧,软化坏死[1]、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学称之为“血厥”、“痰厥”、“中风”。中医认为本病之发生是因为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看中西医结合廖文琦,郭迕州,顾海(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摘要:近几年来,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资料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类疾病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或中医治疗。文章拟就近十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中图分类号:R74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2X(2012)11-0090-04收稿日期:2012-06-2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2851);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六批资助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青年课题作者简介:廖文琦(1992-),男,江苏徐州人,2010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基础。Exploration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fromtheTreatmentofNervousSystemDiseasesLIAOWen-qi,GUOWu-zhou,GUHai(Nan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Jiangsu210046,Nanjing,China)Abstract:Inrecentyears,theincidenceofneurologicaldisordershaspresentedanascendanttrend.Clinicaldatashowstreatment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onsuchdiseasesissuperiortotheeffectofsimplemodernmedicineorTCMtherapy.Thisreviewmainlyreferstoclinicalresearchon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