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N原理及测试PTN原理——QoSPTN网络QoS技术•QoS的概念•报文的分类和标记•流量监管及整形•拥塞管理及避免•PTN网络中的QoSQoS的基本概念☻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是指网络通信过程中,允许用户业务在丢包率、延迟、抖动和带宽等方面获得可预期的服务水平;端到端的质量是关心的重点☻QoS的量化指标:–分组传送传送时延–分组传送传送时延抖动–分组丢包率–获取的带宽–不同应用的具体的QoS指标会有所不同QoS三种模型☻Best-Effort(尽力而为服务)模型:是目前Internet的缺省服务模型。应用程序可以在任何时候,发出任意数量的报文,而且不需要事先获得批准,也不需要通知网络。对Best-Effort服务,网络尽最大的可能性来发送报文。但对时延、可靠性等性能不提供任何保证,主要实现技术是先进先出队列(FIFO)☻IntServ(综合服务)模型:业务通过信令向网络申请特定的QoS服务,网络在流量参数描述的范围内,预留资源以承诺满足该请。这种服务模型在发送报文前,需要向网络申请特定的服务。这个请求是通过信令RSVP来完成的。RSVP是在应用程序开始发送报文之前来为该应用申请网络资源的,所以是带外信令。可提供两种服务:–保证服务:它提供保证的带宽和时延限制来满足应用程序的要求。如VoIP应用可以预留10M带宽和要求不超过1秒的时延–负载控制服务:它保证即使在网络过载的情况下,能对报文提供近似于网络未过载类似的服务,即在网络拥塞的情况下,保证某些应用程序的报文低时延和优先通过☻DiffServ(区分服务)模型:当网络出现拥塞时,根据业务的不同服务等级约定,有差别地进行流量控制和转发来解决拥塞问题。可分为以下几类转发行为:–加速转发(EF):主要用于低延迟、抖动和丢包率的业务,这类业务一般运行一个相对稳定的速率,需要在转发设备中进行快速转发–确保转发(AF):采用此转发行为的业务在没有超过最大允许带宽时能够确保转发,一旦超出最大允许带宽,则将转发行为分为4类,每类又可划分为3个不同的丢弃优先级,其中每一个确保转发类都被分配了不同的带宽资源,–尽力转发(BE):主要用于对时延、抖动和丢包不敏感的业务IntServ与DiffServ的比较•与IntServ不同,DiffServ不需要使用RSVP,即应用程序在发出报文前,不需要通知网络为其预留资源。•对DiffServ服务模型,网络不需要为每个流维护状态,它根据每个报文的差分服务类(如IP报文头中的差分服务标记字段DSCP(DifferentiatedServicesCodepoint)值,或MPLS中的EXP字段值),来提供特定的服务•DiffServ服务只包含有限数量的业务级别,状态信息的数量少,因此实现简单,扩展性较好。它的不足之处是很难提供基于流的端到端的质量保证•目前,区分服务是业界认同的IP骨干网的QoS解决方案,尽管IETF为每个标准的PHB都定义了推荐的DSCP值,但是设备厂家可以重新定义DSCP与PHB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不同运营商的DiffServ网络之间的互通还存在困难,不同DiffServ网络在互通时必须维护一致的DSCP与PHB映射•一般来讲,在提供IP网络的QoS时,为了适应不同规模的网络,在IP骨干网往往需要采用DiffServ体系结构;在IP边缘网可以有两种选择:采用DiffServ体系结构或采用IntServ体系结构。目前在IP边缘网络采用哪一种QoS体系结构还没有定论,也许这两种会同时并存于IP边缘网中。注:Per-hopBehavior,单中继段行为,指IP转发中每一跳的转发行为QoS技术的主要功能•流量分类和标记:依据一定的匹配规则识别出对象,是有区别地实施服务的前提,通常作用在接口入方向•拥塞管理:是必须采取的解决资源竞争的措施,将报文放入队列中缓存,并采取某种调度算法安排报文的转发次序,通常作用在接口出方向•拥塞避免:过度的拥塞会对网络资源造成损害,拥塞避免监督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当发现拥塞有加剧的趋势时采取主动丢弃报文的策略,通过调整流量来解除网络的过载,通常作用在接口出方向•流量监管:对进入设备的特定流量的规格进行监管,通常作用在接口入方向。当流量超出规格时,可以采取限制或惩罚措施,以保护运营商的商业利益和网络资源不受损害•流量整形:一种主动调整流的输出速率的流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