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41-0011/14页INSIGNIA®IULTRA起搏器医生技术手册概述INSIGNIAIULTRA起搏器是Guidant公司生产的一种具多种程控功能的心脏起搏器。该系列起搏器有单腔和双腔两种型号,可提供心率适应性起搏和多种诊断治疗功能。该起搏器具备心室自动夺获功能,可自动测试心室起搏阈值并自动调节输出能量至超出所测得阈值0.5V的水平。起搏器配备两种传感器,可根据病人不同的代谢水平对起搏频率进行调整。每分钟通气量传感器,可感知病人呼吸变化,而加速度传感器,可感知病人的活动(运动)变化。INSIGNIAIULTRA型起搏器单独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或每分钟通气量传感器,或联合使用两种传感器。关于INSIGNIAIULTRA起搏器的详细描述,请参见起搏系统指南部分。适应症本起搏系统适用于治疗有下列症状的病人:�有症状的阵发性或永久性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有症状的双侧束支传导阻滞�有症状的阵发性或一过性窦房结功能不全,伴发或不伴发相关的房室传导障碍(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因预防症状性心动过缓或某些形式的心动过速而引起的慢快综合症�血管迷走神经性综合症或颈动脉窦性高敏综合症心率适应性起搏适用于可从因MV和/或体力活动增加而起搏频率增快受益的病人。起搏器的双腔程控与为心房频率跟随模式也适用于可从保持房室同步受益的病人。双腔起搏程控模式尤其适用于治疗下列情况:�需要恢复保持房室同步的传导障碍病人,包括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不能耐受VVI(如:心脏起搏器综合症)起搏的持久窦性心律病人�心动过缓引起的低心排或充血性心衰禁忌症本起搏系统禁忌用于有下列情况的病人:�禁已经植入单极电极导管并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病人,因起搏器可能引起ICD的误治疗或治疗抑制�MV传感器禁用于已经植入ICD的病人�MV传感器禁用于只植入单极电极导管的病人,因在MV校验中要求使用在心房或心室双极电极导管�单腔心房起搏禁用于房室结传导功能不全的病人�心房频率跟随起搏模式禁用于慢性顽固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的病人,因可触发心室起搏�双腔和单腔心房起搏禁用于慢性顽固性房性心动过速的病人�非同步起搏方式禁用于(可能出现)起搏与自身心律竞争的病人警告和注意事项植入物中的MV传感器校准警告:在PULSARMAX临床研究中,130名每分钟通气量传感器打开的病人中有5名在器械植入4至14天后出现了异常的持续高起搏率。如果高起搏率持续,则需要引起注意。可以考虑进行以下的调节:�减小MAX传感器(MSR)频率,或�将MV调至被动(Passive)。上述推荐的程序调整,适用于确保对MV校准进行评估。并且,可根据需要在病人和起搏系统在植入后达14241-0012/14页到稳定状态时,进行再次校准(4→on)。在所有后续检查过程中,需要对MV传感器的性能进行继续监测,直至植入器械达到稳定状态。临床注意事项�器械的安全开关设置在开启时,电极导管极性将转至单极,当电极导管阻抗为<100Ω或>2500Ω。单极起搏禁忌用于已经植入ICD的病人�STAT起搏会导致单极起搏,也禁用于已经植入ICD的病人。�心率适应性起搏应慎用于不能耐受起搏频率增加的病人。�全部或部分基于MV的心率适应性起搏模式,可能不适用于呼吸周期不足一秒(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60次)的病人。较高的呼吸率可能减弱阻抗信号,从而减弱了MV频率反应(即起搏率可能降低至程序设定的频率下限值)。�缓慢的房室逆传与过短的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共同作用可引起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PMT)。�自动夺获功能只能用于心室。切勿将植入心房的单腔器械的振幅设置到自动档。�MV传感器模式在腹部植入病人的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MV传感器的性能可能对气胸、心包积液或胸腔积液等一过性症状产生不良影响。在这些症状消失前,应考虑将MV传感器设置到关闭位。全部或部分基于MV的频率适应性起搏模式禁用于有下列情况的病人:�已经植入ICD的病人。�只植入单极电极导管的病人,因在MV探测中要求使用心房或心室双极电极导管。�植入心外膜心室起搏电极导管的病人,因为MV的测量只在双极经静脉电极导管中进行了检测。�用机械呼吸机的病人,因为呼吸机可能造成由MV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