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15I不同点在于,造t:l段肠管有10~15cm完全从左侧腹膜外间隙拖出。优点:(1)经腹膜外造口,肠管通过腹膜外隧道牵出腹壁外,完全被一层腹膜覆盖,消除了造口段肠管左侧结肠旁沟间隙的存在,避免小肠嵌入形成内疝梗阻的潜在危险。⋯。造LI段肠管被腹膜覆盖,使得造U段肠管及造瘘口发生的坏死、感染,不至于扩散到腹腔内旧J,引起腹膜炎的发生。(2)腹膜外隧道对造口段肠管有一定的固定和保护作用,减少了腹内压力对造L]的直接作用,从而减少造口段肠管网缩和脱出的发生。(3)当粪便通过造U段肠管时,会引起隧道内的肠管扩张,从而刺激覆盖于肠管表面腹膜上的神经末梢,产生排便的感觉,易于形成排便规律一o。随访本组患者80%以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排便感觉,有利于患者术后造瘘口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腹膜外隧道外的腹壁肌纤维可维持肠内压,起到暂时性阻滞粪便的作用,对防止肠内容物外流有一定的作用,可延迟术后排便时间。本组患者术后4—6天才开[文章编号】1000-2200(2009)054)427-02427始排便,减少了切口的污染机会,从而减少了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牛。术后通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调爷及训练,可形成较好的排便规律,大便基本成形,一般无粪便外溢等斟扰,使护理更加方便。如果患者有腹泻发生,可适当给予缓泻剂,效果理想。(5)左结肠旁沟自然关闭,不需缝合,缩短J,手术时间。(6)造瘘口一期开放,便于早期扩肛,减少人工肛门狭窄的发生。通过手术实践和术后随访证实,直肠癌根治术中行腹膜外造口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造瘘口的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术式简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钱群.结肠造几方式的选择及适应证[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8):481.[2]李会齐,林玉芝.腹膜外结肠造口在直肠癌术中的应用价值[J].1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9):1298—1299.[3]谭栓,郑扶民,叶舜宾丰编.普通外科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70.鼻唇沟皮瓣在鼻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游文健。刘韵,李文平,展望·临床医学·[摘要】目的:探讨鼻面缺损修复的方法,评价鼻唇沟瓣在修复鼻面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22例应用鼻唇沟瓣修复其鼻面部组织缺损.缺损面积1.0cmx1.5em一3.0cmx4.0cm。皮瓣沿鼻唇沟走行方向设计,蒂宽1.0—1.5cm,长度根据缺损范围确定,长宽比例不超过5:1。结果:22例皮瓣全部成活,外形恢复满意,皮瓣质地、色泽与岗围皮肤接近。结论:鼻唇沟瓣取材方便,供区瘢痕隐蔽,畸形不明显,是修复鼻部及小面积面部缺损的理想方法。[关键词]外科皮瓣;面部损伤;鼻唇沟;修复[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622.1;R782.4[文献标识码]A鼻面部的缺损多由外伤及病变切除术后等原因所致,修复的方法较多,采用鼻唇沟岛状皮瓣、额部皮瓣、眼轮匝肌区皮瓣、耳后皮瓣、耳廓复合组织瓣等法修复,各有其适应证¨qo。2000年8月至2007年12月,我们应用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及小面积面部缺损,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现作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13~65岁。缺损原因:瘢痕切除8例,基底细胞癌切除5例,车祸等外伤造成缺损4例,血管瘤及色素痣切除4例,黑素瘤1例。修复缺损面积1.0cmX1.5em一3.0cmx4.0em。修复鼻翼缺损11例,上[收稿I:1期]2008496—10[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海南海口570311[作者简介]游义健(1963一),男.副主任医师.唇缺损4例,面部缺损10例。单纯皮下组织缺损19例,全层洞穿缺损3例。其中,单侧鼻唇沟皮瓣17例,双侧鼻唇沟皮瓣5例。1.2手术方法在全身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下,切除病变组织或清创。根据缺损的部位及大小,于缺损附近鼻唇沟处设计皮瓣,沿鼻唇沟走行方向为皮瓣轴心,蒂部町根据修复需要没计在上方或下方,蒂宽约1.0一1.5cm,长宽比例为3~5:1。按标记线切开皮肤伞层,于表情肌浅面分离,掀起鼻唇沟瓣,如需要修复较大窄腔则可携带部分肌纤维。将皮瓣无张力旋转覆盖创面,缝合切口。修复鼻翼缺损时用硅胶软管允鼻腔作为支架,术后7天拆线。2结果22例皮瓣全部成活,切口均一期愈合,皮瓣完全成活,色泽正常。外形恢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