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5期黑龙江水产3.6节约用水以前本地区养殖黄颡鱼的水深都在2m以上,高温季节还要换水2次以上。本实验将水深始终保持在1.5m左右,而且整个饲养期间没有进行换水,只是少量注水补充蒸发量。这样每ha水面可节约水资源lO000m。3.7经济效益本实验总面积2ha,平均每ha利润高达139429元,是主养鲤鱼利润(7500元左右)的18倍以上。可见池塘主养黄颡鱼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而且,能够出口创汇,因此,该鱼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优良养殖种类。氮的循环及氨氮、亚硝酸盐对鱼体健康的影响张绍波李改娟z戴欣。(1榆树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吉林榆树130400)(2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3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吉林长春130033)鱼类进食、呼吸、粪便排泄、繁殖、吸收和排泄盐类等行为全部都发生在水中,因此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鱼类的健康程度和水产品的安全性。1氮的循环氮的循环是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养殖水体中氮的多少关系到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的转化。氮是浮游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是组成蛋白质的重要成分,也是一些微生物参与生化反应的媒介。氮在水中存在的形式有:硝酸盐、亚硝酸盐、氨、铵及不同形式的有机氮。在养殖水体中,这些含氮化合物在水中经氨化、硝化、反硝化等作用,组成了氮的循环系统。1.1硝化作用硝化作用:包括含氮有机物的氨化和氨的氧化过程。氨化作用可在有氧或厌氧条件下将含有氮的有机物氧化为氨氮。氨的氧化过程分两个阶段,首先是氨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氧化为亚硝酸盐,亚硝化细菌主要有亚硝酸单胞菌属、亚硝酸球菌属等;然后亚硝酸盐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氧化为硝酸盐,硝化细菌主要有硝化杆菌属、硝化球菌属等。硝化作用主要受水体中溶解氧、pH和温度的影响。硝化作用最适宜的pH范围为弱碱性,在一定pH值环24黑龙江水产_|i—2014年第5期境中,温度越高,溶解氧越丰富,硝化作用越快。硝化过程可用公式表示如下:■/五日啊晴1%OzI%02水中含I【有机物——·氰IN.1,l一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s)舶M佣重黼m4t,~1.2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又可称为硝酸盐呼吸或硝酸盐还原。硝酸盐还原又有同化性硝酸盐还原和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之分。大多数细菌、放线菌和真菌都能以硝酸氮为营养,将硝酸还原为氨,进而合成氨基酸、蛋白质和其他含氮有机物。这种硝酸盐还原是同化性质的,故称为同化性硝酸盐还原。另外一些微生物可将硝酸盐逐级还原为N20和N等气态产物而逸出水体,这是异化脱氮过程,故称为异化性硝酸盐还原。反硝化作用适宜的温度是20~35%,反硝化速率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反硝化作用适宜的pH值为7.0~8.5之间。反硝化过程可用公式表示如下:N撇(z,xoD一亚l瀚隘(Z'TOi)N2、Z,r20养殖水体中存在的各种形态的氮发生着某种程度的转化,这种转化构成了氮的一个复杂的动态循环,对于这些过程,贝哈拉诺归纳出了氮的循环过程如图1。图1氮的循环过程2氨氮对鱼体健康的影响2.1氨氮存在形式氨氮是鱼类的排泄物、残饵、及动植物尸体等含氮有机物分解的终产物。在水体中氨氮(NHr.N)以非离子氨(NH,)或铵盐(NH4+)两种形态存在,并不断地按下式相互转化达成动态平衡。影响两者动态平衡的是水体的pH值和温度。NH3+H~~--NH4+其中非离子氨因为不带电荷,具有较强的脂溶性,能够穿透细胞膜,而表现出毒性效应,2014年第5期黑龙江水产因此对鱼类构成危害的主要是非离子氨。而目前水质分析中所测氨氮为总氨氮。表1为非离子氨占总氨氮的百分比,受水温和pH影响的换算表。表1不同温度、不同pH值的溶液中NH3占总氨氮的百分含量温度(℃)pH6.5pH7.0pH7.5pH8.0pH8.5pH9.0pH9.500.0260.0830.2610.8202.557.6420.750.0390.1250.3941.233.8011.128.3100.0590.1860.5861.835.5615.737.1150.0860.2730.8592.677.9721.546.4200.1250.3961.243.8211.228.455.7250.18O0.5661.775_3815336_364.3300.2540.7992.487.4620-344.671.82.2非离子氨(NH)的毒性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鱼类对氨的耐受性有所不同。对大多数养殖的淡水鱼而言,水体中非离子氨NH,≤O.02mg/L是相对安全的,当氨含量超过某一临界值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