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Stern双电层模型VIP免费

Stern双电层模型_第1页
1/6
Stern双电层模型_第2页
2/6
Stern双电层模型_第3页
3/6
Stern认为,固体表面因静电引力和范德华引力而吸引一层反离子,紧贴固体表面形成一个固定的吸附层,这种吸附称为特性吸附,这一吸附层(固定层)称为Stern层(见下图示)。Stern层的厚度由被吸附离子的大小决定。吸附反离子的中心构成的平面称为Stern面。3.Stern双电层模型Stern面上的电势ψδ()称为Stern电势。在Stern层内,电势由表面电势ψ0()直线下降到ψδ()。Stern层外,反离子呈扩散态分布,称为扩散层(或Gouy层)。扩散层中的电势呈曲线下降到。ψ0ψψ)(0'0δψψδεσStern层与双电层平板电容器模型相类似。则σ0为胶粒表面电荷密度。它与Stern层表面电荷密度σ1和扩散层表面电荷密度σ2和关系为σ0+σ1+σ2=0整个双电层为电中性。00001sσσKnKnθ假设Stern层中反离子的吸附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于是有,000'011)(KnKnσεδψψs式中,σs0为反离子单吸附层饱和吸附时的表面电荷密度;常数K正比于Boltzmann因子,与Stern层中离子有关的电能(zeψδ)和与吸附相关连的特性化学能φ相关,)exp(kTφzeψK表示Stern层中得电势降随吸附离子浓度增加而变大,最终趋近于一恒定值,这时表面为饱和吸附。在Stern模型中,ψδ为Stern平面到溶液内部的电势差。ζ电势是滑移面到溶液内部的电势差。从中可见|ψδ|>|ζ|,ζ电势大小受ψδ的制约,且ζ电势ψδ同号。在稀溶液中,扩散层相当厚,而质点表面所束缚的溶剂化层厚度通常与分子大小的数量级相同,因此,ψδ≌ζ。由于Stern层中的反离子与扩散层中的反离子处于平衡状态,若在高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便会有更多的反离子进入Stern层导致ζ电势的降低,此时ζ电势与ψδ的差值加大。高价反离子或大的反离子(如表面活性剂离子)不仅与质点表面间有强烈的静电吸引力,还有较强的范德华力引力,质点对它们发生很强烈的的选择性吸附(这就是特性吸附)而进入Stern层,导致ψδ反号,ζ电势也随之反号。同号大离子由于与质点间有很强的范德华力引力,当范德华力引力克服静电斥力时,便进入Stern层而使Stern层的|ψδ|升高甚至超过表面电势ψ0。另外,由于同号大离子的体积较大会使Stern层的δ增大。见上图示。由此可见Stern模型比Gouy-Chapman模型能更好的解释电动现象。但是,发生离子特性吸附的Stern面与扩散层起始平面的吻合仍然引起了混乱。这里ψ2相当于ψδ(扩散层)。在H-层中,电势呈线性变化。Grahame进一步将Stern层分成两部分。特性吸附离子不水合,因而比Stern层更接近表面。特性吸附离子所在部位称为内Helmholtz面,而扩散层起始的面称为外Helmholtz面。阴离子特性吸附在负电荷表面时离子相应电势的分布如下图示。特性吸附是双电层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一般来说,阴离子表现出比阳离子更强的特性吸附。Grahame曾报道,在Hg-水溶液界面上,卤素阴离子的特性吸附随半径增加,即F-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Stern双电层模型

确认删除?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